27日晚上十點鐘。
明明是從家到廠再到會議室,羅明華卻有一種風塵仆仆的感覺。
他進去之前先稍微整理衣服和頭發,然後才列席參會。
會議室是市裡的會議室,是羅明華常常開會的地方,但已經坐著喝茶閱讀材料的人卻不是都熟悉。
不過,羅明華倒是瞧見了被邱慈雲和方卓點名的宋德明。
按理說,這位負責宣傳、文化、廣播電視、衛生健康等工作的副頭目不用來這裡,因為他平時不和冰芯這類的工商企業對接,會議又比較臨時、針對。
像另一位負責工業和信息化、工業園區、科技、知識產權等工作的副頭目鐘勁鬆就比較合理。
至於省裡先前不怎麼接觸的領導孫若瀧,他現在是政法一塊,也似乎不用出席今天的會議,但這位在傳聞中將會負責廬州今後的工作。
羅明華點頭致意,走到留給自己的位置,目光微微一掃,瞧見主持會議大領導王書山的臉色不顯山不露水,心裡對這次參會陣容有了一個模糊的直覺。
“03年的7月份,當時由我拍板引進集成電路企業冰芯,不知不覺,這也有一年半了,咱們今天就是要借著這個項目聊聊省內引進重點項目的經驗。”
王書山見人已經到齊,慢慢開口道:“當然,也看看這裡麵是不是有什麼教訓。”
參會一共十個人,大家臉上的表情都沒什麼波動。
王書山點了名:“羅秘書長,你是市裡負責對接冰芯的領導,你來介紹介紹企業發展的情況。”
羅明華穩穩的點頭,翻開來時準備好的材料。
關於冰芯,可說的內容還是很多的。
“冰芯廠房的建設,這個一直很順利,不用多說。”
“當前冰芯的重點進度在於它從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引進的130nm製程工藝技術。”
“我前陣子和冰芯總裁邱慈雲溝通過確認過,世界上第一流的水平是65nm,冰芯的差距在二代,而國內最好的是中芯,他們正在研製90nm。”
“製程工藝裡有很多講究,這樣的比較是讓大家有個基本的認知,真正的企業競爭力還有很多因素,像130nm技術就是冰芯所能引進的最先進的技術,這已經是他們設法取得美國方麵采購許可後的最好選擇。”
羅明華侃侃而談,聲音清晰,語速也很適中。
會議室裡眾人都在默默聽著,但相較於秘書長的介紹,不少人都在思索這個臨時會議背後的目的。
要說是引進重大項目的經驗分享會,那絕不會在夜裡十點鐘突然要開,重點還是冰芯發生的變化,這種變化甚至引來了大領導的關注。
羅明華對冰芯發展的彙報僅僅止於冰芯自身,既沒提方卓的電話,也沒提中芯收購冰芯的疑雲,但他說了冰芯尋求中芯技術援助的事。
“很不錯,讓我們對冰芯的發展有了一個全麵而清晰的認識。”王書山讚揚之後說道,“冰芯從投資到建設到采購,基本都符合發展規律,但現在碰見了技術難題,同時也讓我們碰到一個難題。”
“目前市麵上流傳一個說法,中芯和冰芯或許會有合並的說法。”
“羅秘書長,你怎麼看?”
王書山還是詢問羅明華。
“我聯絡了方卓,他否認了這樣的說法,我認為可信度還是很高的。”羅明華很自然的說道,這一點是自己反複和方卓確認的。
王書山點點頭,給出更上層麵的接觸:“晚上七點鐘,我接到電話,有領導和我討論了一番國內集成電路的發展,認為‘華夏矽穀’張江比廬州更適合冰芯的發展。”
羅明華愣住了。
這……
自己被方卓騙了?
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