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 上上對抗(二合一)(1 / 2)

重塑千禧年代 漁雪 7570 字 10個月前

從京城飛紐約的航班時間長達14個小時。

但方卓這一路都很有精神。

作為新浪董事長,他最多的就是與總裁汪延溝通,但也時不時看到這次考察團成員署名的業務彙報和分析。

像曹國瑋,這位出身普華永道,對新浪的上市起了很大作用,如果不是汪延被改變命運,他就是那個執掌新浪的總裁。

像陳桐,這是資曆更深的新浪人,不僅是總編輯,也負責著核心的內容業務,值得一提的是,他對體育充滿興趣,這一次被選中赴美,第一反應是和方總提出去休斯敦現場觀看火箭季後賽的要求。

像張曉龍,這是後來被數億人教著怎麼做產品和優化產品的產品經理,也是之前一個人寫代碼而完成fxmail頭三個版本的國內頂尖程序員,以及,他現在總顯得格外沉默。

方卓帶著這些人真的一路都有的聊。

除了新浪的發展,大家對方總鼓吹的社交網絡也充滿交流的興趣。

到了這時,方卓算是有了些更斟酌的表態。

校內網的校園社交+規劃的白領社交這是相對容易的,但進一步的全民社交,校園+辦公室的用戶構建出來的社區氛圍極可能受到極大衝擊,這可謂是富有挑戰的驚險一躍。

方卓在自己人麵前對這個環節表現出很大的擔憂。

“那企鵝能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曹國瑋想到了校內網的競爭對手。

“校內網現在是實名製,是用郵箱登錄,而qq校友直接用聊天軟件帳號登錄,它的用戶審核比校內網要寬鬆不少,這固然能帶來快速的流量資源,但是再往後……企鵝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一定會花費多得多的精力。”方卓說道,“我倒是好奇fb是怎麼解決這個難題。”

今年的facebk在連續打通大學+高中的用戶群體之後也在嘗試全民化,儘管方卓覺得兩邊的用戶群體有很大不同,但出於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也很好奇它解決問題的方式。

方卓稍微總結了一下:“不管校園還是辦公室,解決的都是相對熟悉和封閉的社交需求,而到了全民階段,它轉化為一個泛社交的模式,前後還是比較割裂的。”

最重要的是,這種割裂式發展會不會還遭遇其它社交產品的競爭?

新浪的一群高層都在思索方總說的話,有的人琢磨“實名製”,有的人考慮“泛社交”,有的人聯係新浪目前的產品。

片刻之後,曹國瑋忽然說道:“我覺得我們的博客就挺泛社交的,也不會麵對什麼割裂的問題,就是要把它帶到更多人的電腦裡而已。”

陳桐則是說道:“博客不像校內網,博客現在需要解決收入這一塊的問題,單純依靠廣告收入還是不讓人滿意的。”

汪延也探討道:“校內網為了和企鵝競爭,先期發展要抑製商業化,以用戶增長作為核心,但它的未來也有著和博客一樣的問題,或者說,這種類似的問題一直在困擾大家。”

除了傳統的廣告收入,不論是無線增值還是服務增值業務,這都是近年來衝破困擾的嘗試,而企鵝在這方麵的表現毫無疑問是極其突出的。

幾個人小小的討論了一番,也提到了附加的遊戲業務。

方卓不意外能聽到這樣的設想,遊戲收入在互聯網大廠的營收裡已經占了越來越多的比重。

但針對校內網、qq校友、博客這一類,他提醒道:“遊戲可以,但要適合社交關係這個脈絡,隻要針對性的開發,我們才能看到可能符合預期的表現。”

遊戲的事討論的淺嘗輒止,關於與企鵝競爭的話題則是在飛往紐約的後半程一直沒有停止。

大家聊了企鵝在不同領域的表現,但歸根結底還是落在它流量的根子上。

沉默寡言的張曉龍參與了這個話題的討論,提了個建議:“既然校內網前期是抑製商業化,要主打用戶規模,而且不論校園還是白領這兩個群體都有天然的內在關聯性,那它是不是可以嘗試企鵝化?”

汪延、曹國瑋等人都沒聽明白這話裡的意思。

方卓卻笑了出來,問道:“你是說校內網使勁的擴大用戶規模,然後從網頁做成軟件,做成類似qq式的軟件是吧?”

張曉龍認真的點了點頭:“軟件可以既刷新校內網的信息,也提供用戶的即時通訊,企鵝能夠微創新,我們也可以向它學習,方總,我看校內網是要燒錢來擴大用戶規模,如果這個規模真的能夠到一定程度,未必不能嘗試分化企鵝的流量之基。”

他沒說打敗,而是用“分化”來描述。

這不是從pc到移動互聯,而是直接在pc層麵的挑戰。

一時間,因為張曉龍的奇思妙想,一群人都陷入思考,如果真要在即時通訊這個領域對企鵝發起進攻,那絕對是個大活。

方卓倒沒有思索太久,觀察著眾人神色,像曹國瑋明顯有點蠢蠢欲動了。

他開口道:“張總啊,騷還是你騷,校內網要是這麼乾,不管能不能成功,企鵝的人全部都得嚇一跳,但是……”

方卓看了眼汪延,繼續說道:“我和汪總聊過時代發展的問題,我認為未來幾年由電腦轉向手機的浪潮裡會有更多順勢而為的機會,企鵝從創建到上市已經積累了足夠大的規模優勢,逆勢而為一是不容易成功,二是會分散我們接下裡做事的精力和資源。”

“大家都意識到企鵝的流量優勢,真正要觸及這個層麵的競爭還是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裡進行。”

方卓的意思已經比較明顯,可以挑戰企鵝,但還不是現在。

張曉龍聽著這話,沒有太失望,他也隻是就著今天談論的話題在思索社交網絡的發展的方向,一不小心就想捅一刀企鵝的後腰子。

“但張總這個想法不是沒有意義,我們先看校內網的發展會怎麼樣,實在不行,新浪對校內網的投資未必不能做成一筆財務性投資。”方卓頗有些委婉的說道。

新浪的一群人都聽懂了。

固然新浪給錢給團隊,但社交網絡這個領域的交鋒還是隔著一層,如果事有不諧,校內網直接來個生態逆化,恫嚇企鵝,到時候就好談收購事宜。

對企鵝來說,任何觸及它最核心流量的嘗試都必然是萬分警惕。

尤其,校內網如果能手握一批用戶,背後還站著易科係,那一定得好好掂量。

不管這一波競爭如何,先打個底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