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慶子手裡拿到了錢,方卓心裡還是十分高興的。
關於這筆錢怎麼花,他和蘇薇有了一個小小的討論。
因為冰芯與索尼合作的申城三廠、拿了奇夢達專利轉讓和授權的臨安二廠都提前排好資金預算,這筆歸屬在易科投資公司的錢便有了寬裕的使用空間。
簡單說,他打算用來改善生活。
在京城購入房產還是交通工具,方卓詢問了蘇薇的意思。
“酒店套房住著也還好,這裡不是訂了一年嗎?”蘇薇猶豫著幫忙排除掉一個選項,“要買也是回申城買吧,阿姨之前還和我說過這事。”
方卓慎重的點頭,下了決心:“好,那就買架飛機。”
蘇薇緩慢的在臉上打出一個問號:“?”
姓方的,我懷疑你是在誤導我,光說交通工具,也沒說是飛機啊。
還以為頂多是再添一輛法拉利、勞斯萊斯之類的,沒想到這麼能造!
方卓轉身從抽屜裡拿出飛機資料,滔滔不絕的為小蘇介紹自己看上的一款飛機——灣流g550公務機。
這是由大前年由美國灣流宇航公司推出的人類飛行史上首架直航範圍能從紐約直達申城的超遠程公務飛機,可搭載18名乘客,航程為11686公裡,最大巡航高度為15545米。
它是航程最遠、性能最優、客艙最寬敞、舒適性最好的豪華公務機。
蘇薇蹙眉聽著麵前這個男人的介紹,隻問了一句:“多少錢?”
“灣流公司正好有一個中東客戶退了單,可以有個優惠價,差不多4000萬美元。”方卓笑道,“有了它,飛到紐約就不需要二十多個小時,隻要十來個小時就夠了。”
蘇薇抿了抿嘴:“會不會有點高調?”
“張躍97年就買了私人飛機,我又不宣傳這個。”方卓說道,“主要是省時間,我還想著等梁孟淞能加入冰芯,親自坐飛機去接他,怎麼樣,夠排麵吧?”
張躍是遠大空調的創始人,去年在國內富豪榜大概70位左右。
“夠了,夠了,方大總裁要買,誰敢不聽?”蘇薇搖搖頭,歎息道,“就當是慶、就當是李總送你的禮物吧。”
方卓露出笑容:“我也是這麼想的,就當是慶子送我的禮物了。”
蘇薇還是有點忍俊不禁,問道:“什麼時候能坐上首富的座駕?”
“恐怕最快也要到12月份了,沒買過飛機,沒什麼經驗。”方卓給了個答案,笑道,“座駕暫時沒有,首富就在你麵前。”
蘇薇橫了一眼,提起另外一件事:“我聽阿姨說,你給家裡弄了個教育和醫療基金,但凡家裡有人這兩塊用錢都從這裡拿?我覺得這個方式還挺好的,打算學習一下。”
“我最早的時候給了我媽一張銀行卡,剛開始她一點都沒動,後來看我的錢好像越來越多,那張卡裡的錢就給家族裡的用了些,前兩個月我稍微考慮了下,算是有個正式的規矩。”方卓解釋了兩句。
因為“以前”的某些事,他對整個大家族向來不上心,再加上一直很忙,基本都是父母出麵,偶爾也免不了一些煩心瑣事,乾脆就立了個家風的規矩,無條件支持教育和解決醫療費用。
要是有人覺得首富錢很多,這樣仍舊太摳門,那就當麵來提意見。
蘇薇思索著說道:“嗯……我是不像是你這麼聲名赫赫,但也可以這樣給我家裡出點力,就成立一個這樣的基金好了。”
方卓看了小蘇一眼,直接說道:“不用再額外成立,直接用一個基金就行。”
基金是用於家族事務,兩個家族共用一個基金算是什麼意思?
蘇薇笑吟吟的問道:“這樣好嗎?”
“挺好的。”方卓給出肯定的答複。
蘇薇的心情忽然一下子大好。
不談公事,眉眼盈盈。
一夜無話。
關於“慶子號”私人飛機的購買,自然有專業人士打理。
方卓除了感念彼此的友誼,也就更對朋友網與qq交友的競爭上心,沒道理專程來京城找了慶子而放鬆對企鵝的關注吧。
不過,人在京城被知道的多了,不少事還真就推不掉。
冰芯的申城三廠有兩筆貸款分彆從中行和工行走,兩邊的掌門人都借著這個機會又找方總聊了聊,這個沒法推脫。
中芯和台記的訴訟日益複雜,上麵的對口領導知道方總在京城,也就給予更多的關心,單是一對一的見麵就有兩次,部門裡常規的討論會議則是三次。
京城本地行政聽說首富在這裡,也免不了“誰會嫌錢少”的誠摯邀請方總來看地圖,看看哪一塊適合投資。
這些還不算完,其它的諸如什麼行業會議、商學院邀請講課、產學研交流等等,幾乎都是撲麵而來。
方卓能推就推,但很快就發現,人隻要陷在事務裡就好像掉入繁忙的漩渦,幾乎是轉個不停。
整個十月份除了與小蘇的溫存,差不多都是忙碌的狀態。
方卓一直就挺忙,隻是,他以前忙都頗具條理,這次卻有些身不由己。
如此忙忙碌碌,朋友網和qq交友依舊廝殺個不停,易購緊鑼密鼓的籌備雙十一,農場遊戲也內測的風風火火。
到了十一月的第二天,方總總算能從不一樣的繁忙中脫身,主動參加了一個中美企業家交流會議。
這次會議是上次保爾森來華的附屬產物,但11月過來的主要是互聯網界人士。
像亞馬遜、穀歌、臉書等知名互聯網公司都有來人,大多也是瞧上華夏龐大的市場潛力,以及,也有幾位是試圖尋求信息審查上的通過。
國內的互聯網大廠都有接到邀請,方卓和汪延都確定出席,而像王星,他倒是也能參加,但不是當嘉賓,隻能充當觀眾,即便如此,他也興衝衝的想要一睹國內外行業大佬的風采。
截止到11月,朋友網的用戶總量已經接近1000萬,也就是說,它在原本700萬校園社交用戶的基礎上拓展了將近300萬的職場群體。
這個速度不可謂不快。
隻是,按照熊瀟鴿的話來說,“朋友網的朋友們真就是用錢燒出來的”。
這波燒錢,朋友網的獲客成本已經由原先的1塊錢1個用戶逼近了2塊錢,粗粗一算,300萬的用戶就是差不多600萬資金不見了蹤影,算上其它成本,2個月就沒了1200萬。
最重要的是,網站的商業化看起來還遙遙無期。
作為創始人,作為燒錢的執行者,王星有時候覺得腦袋都是麻麻的。
他在企業家交流會議現場見到方總,趁著會議還沒開始的時候提了提獲客成本提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