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科掌門人來了又去,除了個人觀感上有所不同,阿裡與易科的競爭關係沒有改變。
噢,也不能說全然沒有改變,集團在b2b阿裡和c2c淘寶的宣傳上都提了一嘴,想要加大與微博的合作,這一點是獲得了方卓的應允。
四大巨頭之間的關係相對都比較緊張。阿裡的淘寶乾趴了企鵝的拍拍,它還屏蔽了百度的爬蟲搜索,而每年的大促活動自然少不了明裡暗裡與易購的比較。
所以,儘管微博的發展越來越火熱,阿裡在這上麵的投放一直有限。現在,這一宣發渠道從上層直接打通,也算一場雙贏。
不過,作為力主公司直接切入團購市場的總裁,衛哲沒有因為方總的這一趟就放鬆決策,反而是加快了與高層們的溝通。
老大說阿裡b2b的業務要服從整理戰略,這沒問題,集團要重視移動化,團購的未來恰恰就和移動端息息相關。
中供係的高管們對混亂的行業局麵有疑慮,這沒問題,混亂不是因為這是一時風氣,恰恰是擁有長久發展的潛力,易科與企鵝的動作都證明了這一點。
衛哲找馬伝淺談了一次,迅速的又與阿裡的c李旭暉進行溝通,他是直管中供係的首席運營官,對於決策走向有著重要影響。
等到初步與李旭輝達成共識,衛哲又開始與各大區的bss進行溝通,一方麵是闡述自己對團購市場的思考與判斷,一方麵也是摸底如今隊伍的戰鬥力。
開辟新的業務戰場不是那麼容易的,阿裡與易科有著很大不同,本身的b2b業務仍舊需要大量人手支撐,而一旦下定決定入局線下團購,多出來的位置怎麼分、原本的位置由誰頂,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好在,雖然曾經確實存在格格不入的情況,但這兩年隨著衛哲主動的改變和融入,他也漸漸有著影響力。
當年中供係的很多人隻願意以
“那個人”來指代衛哲,現在好歹是有
“衛總”
“的哥”的稱呼。衛哲等到了正向和負麵的溝通反饋,但總得來說方向在往他希望的路線上推動。
4月15日,他先主持阿裡b2b的會議,然後又參加了集團會議,討論的仍然是移動化的切入點。
雖說,他以團購作為未來移動端的重要一麵來推動自己的決策,但目前就需要開啟的移動化明顯需要一個更為直接的入口。
“易科趕上一次企鵝的犯錯,又搞出一場完美營銷,然後搭上聯通流量,這麼回顧,易信的發展還真是可遇不可求,企鵝對通訊領域嚴防死守,從pc轉向移動確實是它最為薄弱的時刻。”
“即時通訊市場有qq,有易信,有來信,有飛信,我們想做通訊入口需要麵對這些競爭是有難度的,還是要做差異化。”差異化是競爭的有力武器。
易信的崛起需要多重因素,而把這幾款頭部產品擺在麵前,參會的所有人都把眉頭皺了起來,實實在在的有難度。
馬伝注意到會議氣氛,開口道:“現在不是難不難,是我們必須要做,不做就會被甩下了彆看方卓上次笑眯眯的來,如果未來易信徹底擊敗企鵝,他規劃的那個圈子就閉環了,說不定就直接封殺了我們的網站鏈接。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做的是一種開創關係的平台,大家來我們這買東西賣東西,很自然的就建立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易關係。”
“現在,我們需要把這個關係給沉澱下來,不能讓用戶們用完就走。”
“過去,我們一直在電子商務,不管阿裡巴巴還是淘寶都是這個,這一次我們要跳出電子商務來擁抱互聯網。”馬伝一如既往的很有意氣和激情。
他最後環視在座高管:“走出舒適圈總是難的,在去年國慶之前,易科公司也沒想到能把通訊軟件做到今天這個地步吧?易科能做,我們不能做?”馬伝舉出了競爭對手的例子。
易科去年做即時通訊也很難,它麵對的是屢經驗證的流量霸主,但還是硬生生的做起來了。
會議結束,差異化的通訊產品與集團優勢的結合是大家接下來思考的重點。
衛哲拿著文件,隻和旁邊的蔣方聊了兩句就見老大的身影已經要走出辦公室,他連忙緊趕慢趕的追上腳步。
“老大,我們差不多對於進軍團購市場有了共識。”馬伝停下腳步,沒接的哥遞來的文件,隻問道:“真的要自己做?”衛哲堅定的點頭:“我和鷹王都認為團購是極好的方向,我們是天然的適配這個重磅賽道的。”馬伝
“嗯”了一聲:“那就做。”他如今對賴以起家的b2b業務就是這樣放權,不管的哥還是鷹王這幾年都做的相當不錯,隻是,b2b的增長肉眼可見的有限,30%、40%就是上下慶賀的增長,而淘寶那邊動輒便是100%的翻倍。
從集團整體業務來算,b2b的現金奶牛作用也在迅速下降。衛哲同樣知道這一點,也是迫不及待的尋求轉變的主要因素。
站在這個時間點往前回顧,不管是看自家兄弟淘寶,還是看互聯網其它快速發展的對手,擺在中供麵前的問題是,密集型團隊似乎從未真正的與互聯網相結合,隻是在直銷的框架思維裡跳動。
中供係裡的
“老聃”王剛、
“阿乾”乾嘉偉比較樂觀,認為增幅、速度這些都是身外之物,但更多的人還是希望進行改變。
所以,衛哲才能如此快速的推動上下意見,畢竟,個人發展前途上,從中供轉崗淘寶、支付寶的兄弟也都沒什麼起色,不如在團購市場裡再轟轟烈烈的乾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