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中學院麵積比較,所以邀請學生來參觀不會有什麼效果。
不定有些本來想考時中學院的學生,過來一看,學校這麼,驚呼一聲“就這?”,然後就不願意報考時中學院了。
當然,這類人真的報考大概也考不上。
不過學校的況很快就會得到改善,學院東邊的地已經拿下來了,很快就會投入建設,用不了兩年時間時中學院的麵積會翻上好幾倍。
可能很多人覺得,時中學院現在隻有兩個專業,要這麼多大沒什麼必要。
但是後麵幾年學校的發展絕對會超乎人們的想象,學校將會以每年多兩三個專業的速度不斷的擴大。
用不了兩年,一個完整的文學院就會形成。
屆時,時中學院也會成為全國華夏文學科中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一個學校。
學校將會擁有華夏語言、古典文獻、華夏文學、現代文學、應用語言文學等七個本科專業。
這還隻是華夏文學,後麵還會開設其他文學專業。
等到文學專業設置得差不多了,時中學院還會設置哲學和史學專業,全麵發展文科專業。
在張重看來,文史哲是沒有辦法分家的。
如果以後弄了哲學院,張重還想把自己的老丈人給弄來。
但是這件事比較難辦,雖然許文軒是他老丈人,但是人家在金陵大學當了這麼些年的哲學院院長,不是來就來的。
就算許文軒願意來,齊林也不一定願意放,一個弄不好,彆把跟金陵大學的關係搞差了,所以這件事想要做也隻能徐徐圖之。
許文軒還不知道自己女婿正在打自己主意,推了推眼鏡看向台上。
這會兒節目沒開始,台上也沒人,許文軒看了一圈道,“這禮堂我來過兩次,但是每次來都還是會感慨,它確實十分氣派。我們學校數萬人,尚沒有這樣氣派的禮堂,時中學院寥寥數百人卻已經用上了。”
張重笑著道,“新學校,基礎設施自然要好一些。”
“基礎設施好是好事,你願意投錢也是好事。但是我有一句要跟你,儘量不要投太多的錢在學校上麵,這也是為你好,我怕你回頭抽不開。”許文軒道。
“嗯,我知道。”張重點零頭。
許文軒這話確實是為張重好,因為張重私人投錢到學校裡麵,現在看起來還沒什麼,但是就怕後麵攤子鋪大了,不好收場。
隨著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多,常的消耗也會越來越多,假如國家再不給滿足財政需求,時中學院所麵對的就是常年赤字,還是需要張重不停地往學校投錢。
到了後麵,學校對張重來就不是教育事業,而是慈善事業了。
每年掏出十幾個億放在這一個學校裡麵搞慈善,對張重來或許沒什麼,畢竟他錢多,能揮霍。
但是到那個時候,學校的位置就會變得非常尷尬,公辦不像公辦,民辦不像民辦,張重掏了錢可能還得讓外界議論。
許文軒想的是,讓張重儘量放慢腳步,饅頭一口一口吃,不要陷得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