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這裡卻不同,莊語說一句,就要停一下,等到翻譯把剛剛說的話翻譯給台下的觀眾們聽完然後再說下一句。
而且為了照顧翻譯,莊語的語速也刻意放慢了一些。
重重因素加起來,原本十分鐘的演講可能就需要二三十分鐘。
莊語的這場演講大概就用了二十多分鐘。
等到莊語講完之後,恩波利立馬上去,兩人握了握手,莊語走下台,恩波利則走到話筒前。
他也知道時間不容他再浪費,就沒有再說其他話,直接介紹起下一位演講者:“接下來上台講話的這位是星雲獎獲得者風和,有請。”
風和可能是除了張重和莊語之外,第四大學的學生們最為熟悉的華夏作家了,因為他獲得過星雲獎。
即便有人沒有聽過風和,聽到星雲獎獲得者這個名頭也會高看一眼,畢竟星雲獎的含金量還是不錯的。
而且這幾年星雲獎大多數都給張重收獲,能在這段時間內獲得星雲獎,難度要比往年要高。
風和上台之後沒有寒暄,而是直奔主題。
他今天演講的主題跟其他團員們稍有不同,作為一個科幻家,他聊的東西更貼近年輕人一點。
《我們的天空和腳下》
這個話題倒是跟當年他獲得星雲獎的作品《地心背麵》有些關係。
張重坐在台下看著風和,短短幾年時間過去,風和已經大不一樣。
風和一直都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科幻家,隻不過他的作品以短篇為主。
不是張重看不起短篇,但是短篇有其弊端所在。
有很多文學家可能因為一部長篇而聞名,但是很少有文學家因為一部短篇而聞名。
即便是那些短篇巨匠,也是寫了數篇短篇之後才獲得名聲。
而且縱觀古今,出名的短篇家就那麼幾個,但是長篇家則不知凡幾。
風和寫的那些短篇是為他掙得了一些名聲,但是卻很難走向更大的舞台。
就拿劉慈欣來說,他有很多優秀的短篇,比如《流浪地球》《鄉村老師》《帶上她的眼睛》等等。但是如果沒有《三體》這些長篇,他的名氣絕對要差一大截。
很多人看過一篇幾千上萬字的,就跟看一篇故事會一樣,都不會去關注作者是誰,即便是看了作者,估計也不會太當回事。
這就是短篇的弊端,很難為作家本人積累高人氣。
風和如今的名氣依舊不是太高,即便他獲得了星雲獎,也還不能真正地衝到國外市場去。
不過風和最近正在寫一篇長篇,之前兩人聊天的時候風和告訴張重說這個故事其實已經構思了五六年,隻不過一直沒有動筆。
他本身缺乏書寫長篇的經驗,所以難免慎重了一些。
張重則鼓勵他,讓他不要擔心,隻管動筆。在張重看來,構思了五六年沒有動筆不是因為情節設置上卡殼,而是因為他對自己在長篇方麵不夠自信。
但是沒有關係,試著寫一遍就行了,即便寫出來的東西不太滿意也無妨,這又不是考試不帶你改的。
隻管寫,寫了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如果一直不動筆就會一直擔心,越拖越久就越難動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