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無人生還(2 / 2)

奶爸大文豪 肉都督 4439 字 10個月前

這本書的作者阿加莎·克裡斯蒂,是英國著名偵探家,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女性偵探家。

相對於跟她同是英國人的柯南道爾,阿加莎在世界範圍內的名氣要遜色不少,不過在英國本土,阿加莎的地位相較於柯南道爾並不遜色,甚至還要高上一頭。

她比較出名的作品還有像是《東方快車謀殺案》以及《尼羅河謀殺案》,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推理。

阿加莎擅長駕馭眾多的人物和複雜的情節,在長篇的構思上以及伏筆線索上的鋪陳要優於柯南道爾很多。

張重沒想到會抽到這麼一本書,他本意是想要抽到一本關懷人文的嚴肅文學,並沒有想過會是《無人生還》這樣的懸疑推理。

當然了,通俗文學跟嚴肅文學有時候界限並不明顯,至少在《無人生還》這本書上是這樣的。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推理,中通過形形色色的人格和價值觀同樣揭示了深刻的社會意義。

在這本裡麵,十個互不相識的人被一個富豪邀請到印第安島上的私人彆墅裡麵,之後這十個人相繼死去,正如中文譯名一樣,最終無人生還。

當時這個譯名出來的時候也被廣大讀者們詬病過,畢竟無人生還四個明晃晃的大字就像是在堂而皇之地劇透故事的結局一樣,讓人一眼看到故事結尾,也讓故事的懸念弱了很多。

貫穿整本書的自然是那首詭異的兒歌《是個印第安小男孩》,爾這首兒歌也同時是這本書的線索以及點題所在。

“十個印第安小男孩,為了吃飯而奔走,噎死一個沒法救,十個隻剩九……”

好像這一首童謠,就把所有的人都殺了一樣。

張重回想了一下書的情節,然後選擇了查收,整本書的內容都湧入了腦海之中。

係統竟然還很貼心,腦海中同時出現了中文版和英文版。

看來付費和免費的待遇就是不一樣,之前抽到《解憂雜貨店》的時候可隻有一個中文版。

其實有個英文版就行了,張重英文還不錯,至於中文版,他還要考慮翻譯的問題,畢竟不同的翻譯風格不同,翻譯出來的東西自然也就完全不一樣。

比如當年俞步凡先生翻譯的《福爾摩斯探案》,張重現在還有印象,俞先生生生地把《福爾摩斯探案》翻譯出一股民國武俠風。

新書在腦海中,他並不急著發,而是準備把全部都敲出來,然後再進行修改,等到改到自己滿意了,再發也不遲。

《解憂雜貨店》雖然每天更新都很少,不過過不了多久也快要更新完了,到時候再把這書續上。

說乾就乾,張重設置了一個鬨鐘,然後就坐在電腦前開始進行《十個小印第安人》的錄入工作。

之所以設置鬨鐘,是害怕自己工作太投入忘記了去接女兒放學。

在地球的時候他就總是因為工作忘記時間,每次都是自己的助理提醒自己吃飯才會想起來自己也是個要進食的動物。

不過在這裡,沒有助理提醒,他隻能靠自己了。

芃芃她們學校十一點半放學,張重十一點就去接了,其實很多學生中午都不回家吃飯,而是留在學校,不過張重自己是在家帶著,作息完全能夠跟著芃芃來,中午把她接回來吃飯睡覺還是放心一些。

張重去接芃芃的時候,遇到了同去接孫子的吳大爺,跟吳大爺聊了兩句。

看起來吳大爺對自己兒子很有怨氣,說是這幾天吳啟華又出去旅遊去了。

張重對吳大爺的話有些疑惑,畢竟他見過吳啟華,也知道吳啟華不像是那種愛玩的年輕人,再者說吳啟華是大學教師,就算是時間空閒,也不至於能到處遊玩。

說了半天,張重才知道吳啟華是出去搞調研,隻不過在吳大爺眼裡,就跟旅遊差不多,反正不論如何,不管吳淘淘,他這個父親就做得不稱職。

張重摸了摸鼻子沒發表意見,他現在在家寫書賺錢還能照顧芃芃,但是如果他沒有係統,說不定現在也在外麵奔波賺錢,哪有時間天天跟芃芃在一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