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為什麼會停止轉動呢?
這個問題書中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描述了一些比較奇怪地東西。
海球發動機。
似乎這個東西就是用來讓海星停止轉動的。
再看到後麵,氦閃解釋了範斌的疑問,同時他也看到了一個瘋狂的逃亡計劃。
逃亡分為五步:第一步,用海球發動機使海球停止轉動。第二步,全功率開動海球發動機,使海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飛出太陽係。第三步,在外太空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第四步,讓海球重新自轉,然後利用發動機開始減速。第五步,海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恒星的衛星。
這五步分彆被稱為刹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1,流浪時代2,新太陽時代。
而這整個過程將會延續兩千五百多年。
看書的速度很快,書中的故事看似很平淡,但是又令人感到驚心動魄。
而經過了前麵的平淡,到了最後,故事開始走向**,叛亂發生了。
關於叛亂,描寫的篇幅很少,隻用很少的幾段就略過去了,最後主角倒戈,裁決了最後的五千人政府軍。
等到整本書看完,範斌感覺有些不是滋味,怎麼會這樣?
為什麼正義的一方就這樣被打敗了?愚蠢的反叛軍取得了勝利,然而這種勝利也隻是一時的,因為最終氦閃爆發,地球還是需要流浪。
除了最後的結局,書中關於人性的描寫也讓範斌渾身發冷。
在麵臨生存的時候,似乎人類的感情已經失去,變成了一個一個冷漠的機器。
其中有兩段讓範斌印象很深,主角的父親喜歡上了另外一個女人,也是主角的小學老師。
父親像是說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樣對家人宣布:我喜歡上彆人了,準備離開你們跟她在一起。
而家人卻一點感覺都沒有。
真是太荒唐了。
人與人的關係竟然在災難麵前,都變成了這樣麼?
這是範斌無法想象的,但是他無法質疑書中的真假,這本身就是幻想,如果海球真的會麵臨那一天,到底是什麼情況,誰又說得準?
後麵還有一段,岩漿泄露,政府緊急轉移人民,似乎完全不用去頭疼選擇的問題,年輕人先走,成年人和老人在後麵,生存,當然要保留有生力量。
就在那次,主角的母親因為沒有及時撤離,被岩漿蒸發。
這種選擇是對的麼?
理性告訴範斌,讓年輕人走當然是對的,但是感性上,他實在無法接受這樣把生命的價值分級。
生命的價值是不能做比較的,這是範斌的信念,但是在這一刻,他的信念被重重地衝擊著。
看完了。
至於這本書是不是五年級植物人寫的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他關了書頁,評論區不像他剛發現這本書那樣空白,已經有不少人評論了,而且書還多了一個封麵。
封麵上麵,海球帶著一條尾巴,朝著太陽的反方向飛去。
流浪海球呀。
範斌透過窗戶看向外麵,太陽刺眼得讓人無法直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