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徐揚走後,莊語拿著紙包往屋裡走,李秀英正端著水壺過來,“人呢,不是說來客人了麼?”
“走了,是張重的人,過來送書的。”說著,莊語還舉了舉手中的紙包。
“哦,給你送什麼書?看著挺厚的。”
“新書,明天才發售,我算是走了個後門,先睹為快了。”莊語笑道。
“嗯,先彆急著看了,早飯做好了,吃過了再看。”
“好。”
莊語嘴裡說著好,但是手卻不由自主地把紙包給拆開了。
黃色的油紙包裡麵包了兩本書,莊語挑了挑眉頭,“這書還挺厚的,怕是百萬字的巨著了。”
拿到書,他一邊往小餐廳走,一邊翻開書。
剛才徐揚的話讓他既高興,又著急。
高興的是,他是他們幾個中第一個拿到書的,著急的是,不用多久,他們幾個也會拿到書。
不行,他一定第一個把這本書看完。
估計徐揚也不會想到,他就隨口說的一句話,竟然讓莊語這麼在意,更想不到,莊語這麼一個文壇大佬,竟然還跟個孩子似的,這種事情還要跟人攀比。
這本書的一開頭就交代了時間,一九七五年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
似乎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個叫做孫少平的窮困學生,十七八歲的少年,正是能吃能喝的年紀。
可是他每頓飯隻能啃兩個高粱麵饃。
高粱麵饃,據說在舊社會地主喂牲口都不用高粱,因為這是一種最美營養的糧食。
可就是這樣沒有營養的高粱麵饃也無法充足地供應。
連飯都吃不飽。
莊語想起了自己的小時候,這位孫少平跟莊語應該是差不多的年紀,可能要比他長上幾歲。
但是那個時代的日子,莊語還記得清楚。
書上麵一點都沒有誇張,因為莊語小時候就過的這樣的日子。
莊語的父親,以前在村集頭開了個鋪子專賣牛肉麵,他記得清清楚楚,價格是五分錢一碗。
但是即便是五分錢一碗的自家賣的牛肉麵,直到鋪子關了莊語也沒吃過幾次,舍不得啊。
莊語上學比較遲,到了十歲的時候才上了小學一年級,學費是五毛錢一學期,上學之前跟放學之後都要回家幫家裡麵放牛,這樣看來,其實孫少平比莊語還要好一些,畢竟莊語在十六七的時候還在上初中呢。
剛看了兩章,莊語的思緒就飛了起來。
可能是時代背景的原因,至少現在看來,這本平凡的世界要比之前的許三觀賣血記更讓他心生感觸。
越往下看,莊語就感覺越驚訝。
為什麼張重會對那個時候的生活這麼了解?
之前許三觀賣血記出來的時候,他就想過這個問題,不過當時並沒有現在這麼驚訝。
因為許三觀賣血記的寫作手法懸置得更為厲害,把曆史環境和生活背景虛化了很多,不像這本書,人物的生活背景都細如抽絲。
如果拿畫作比喻,那許三觀賣血記是一部印象派畫作,平凡的世界則是一部超寫實主義畫作。.,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