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獎今年停發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
因為張重的關係,今年華夏的讀者們對雨果獎也比往年更加關注一些,所以消息傳開之後,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雨果獎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設立到現在為止,已經過了接近七十年,此前的這麼多年裡麵,雨果獎風雨無阻,一次都沒有停過。
所以這次雨果獎停發,讓人不得不產生疑惑。
還有不少人把這事跟前年的諾獎聯係到了一起。
前年諾獎也停發了一年,一百多年來,諾獎停發過七次,其中除了1935年是因為院士們沒有統一意見之外,其他幾次都是因為戰爭。
但是前年那一次,則是因為醜聞。
瑞典文學院院士佛羅絲的丈夫,同樣身為瑞典文化名人的阿爾諾,前年因為性侵糾纏上了官司,還順便扯出了諾貝爾文學獎泄密的醜聞。
為此,當時還有不少文學院院士辭職。
諾獎停發是因為醜聞,那這次雨果獎呢?難道跟上次諾獎的事情如出一轍?
世界科幻協會官方給出的理由是年會事務會員人手不夠,會議沒有達成統一意見,導致最終獎項流局。
這樣的說法不能令大家信服,畢竟稍微了解雨果獎的人都知道年會事務會議是乾什麼的。
年會事務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決定評選項目和評選方式,還有就是通知會員提名。
前者不用說了,從六十年代至今,雨果獎的章程就沒有太多改變,每年的項目和評選方式都差不多。至於會員提名的事情,這個事情能有什麼爭議,總不能連五本提名作品都弄不出來吧。
最關鍵的是,假如事情真如世界科幻協會所說的那樣,那麼停發的消息應該是四五月份的時候就已經公布了,不至於拖到現在。
按照往年的進度,這個時候正好是投票結束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宣布獎項停發,不得不讓人想入非非。
……
當然了,因為雨果獎的評選方式,有不少人都知道一點內情。
雨果獎的第二階段是投票,隻要是世界科幻協會的會員就有投票資格,張重的粉絲裡麵有不少就有投票權利。
雨果獎停發的事情出來之後,美國的一個叫做斯圖卡特的讀者就寫了一篇文章,說了這件事情。
“不知道世界科幻協會為什麼要撒這麼容易被拆穿的謊話,事實上我已經參與過雨果獎的投票,其中長篇裡麵,z的《沙丘》進入了提名,而且跟其他作品一起進行了至少三輪投票。我希望協會能給我們一個說法,如果?《沙丘》獲獎了,那就請把今年的獎項頒給z,如果《沙丘》沒獲獎,那也請把投票的結果公布出來,我們所有大會成員有權利知道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