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相隔六年,兩次爆炸案的死者都是秦裡村的人,白默可不覺得這種共同點能讓陸婉將兩起案子聯係起來,於是滿懷期待地看向她。
“當年的案子其實很蹊蹺。”陸婉說,“那時候眉海市有很多製作炸魚爆竹的黑作坊,從未出現過爆炸的情況。”
像現在一些本身就涉及危險的工作區域,比如加油站、正規的煙花爆竹製造廠,大家在工作的時候會特彆注意安全隱患,畢竟一旦發生爆炸在場的人不可能幸免於難。
秦家人並沒有煙花爆竹製作工作的經驗,按理說越是這種人越會小心,不可能犯低級錯誤。
畢竟淹死的都是會遊泳的。
案發後陸婉第一時間懷疑這是一起殺人案,隨即進行了走訪調查。
黑作坊的位置在眉海市的西南角,臨近內海,當時那裡是一片作坊區,黑作坊並不多,主要是一些手工製品以及五金用品的作坊。
案發時間是早上,當時不少作坊已經開始工作,他們都沒見到生麵孔。
這種地方的工作人員是很固定的,外來人隻有拉貨的,大家相互之間都認識,如果有陌生人進來,很難不被察覺。
陸婉當時能想到的解釋隻有兩個。
第一,凶手在前一天夜裡進入了作坊,安裝了一個定時或者遙控的引爆裝置,在秦家人進入作坊後引爆了炸彈。
這個推斷得到了秦有為的強烈反對,他收集了現場所有的殘片,按照他的判斷,現在並沒有疑似引爆裝置的殘片。
第二,凶手是三位死者中的秦亮,他故意引爆了火藥,和其他兩人同歸於儘。
這個推斷並不是胡思亂想,根據對現場的還原以及多位專家的判斷,爆炸的時候秦亮就在爆炸點旁邊,肯定是他引起了爆炸。
隻不過沒辦法確定秦亮是無意的還是有意的。
從客觀角度看,秦亮和秦光培父子存在利益關係,他們的親人都說三人關係很好,秦亮不可能有殺人動機,最終第二個推斷也被推翻了。
陸婉當時還調查了三人的社會關係。
秦光培在做黑作坊之前是擺攤的,主要賣一些二手物件兒。秦亮是跑黑車的,秦朝是街頭混混兒,沒有正經工作。
三人的工作都上不了台麵,但三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沒有和人結仇,後來一起開作坊製作爆竹期間也沒有什麼仇家。
排除了所有可能後,陸婉隻能接受這是一起製作工序出現意外而發生的爆炸案。
這個結果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嚇退不少小型的黑作坊老板,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沒人在意了。
“而這次爆炸案向我說明了一個事實。”簡單地講了六年前的案子後陸婉沉聲道,“確實有一個凶手,可以隻通過玻璃材質的東西製作一個引爆裝置,而且不會被警察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