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一大早趕了回來,天色都還沒亮,家裡的喬成和雯娘正起床要去出攤,看著他們準備的一大桶鹵過的雞爪子和雞翅膀,她也驚了一驚。
“買這些不中用的做什麼?”
隻看見喬成拿了一個雞翅膀塞給她,“你嘗嘗,嘗嘗,味道是真不錯,我昨天都吃了十幾個,停都停不下來。”
何杏不算能吃辣,她嘗了兩口,嘶了口氣說:“好是好,就是太辣了,有的人可能吃不住。”
“今天就拿這個做配菜。”
她拿上來了幾大袋子的掛麵,雯娘手腳麻利的把袋子放在了推車上。
“已經分好了錢,大房四成,我們家六成。這是鎮上從咱們店裡賣的,如果有人從鄉下買的話就各自五五分成。”
何杏擦了額頭的汗,推著車,細細的和喬成交代了昨天說了大半夜的事情。
因為大房還照顧著兩位老人,這樣分成也是存了一份二房的心意,多讓了利息給大房。
“大丫再過兩日就上來幫忙了。”
鄉下的家裡除了兩位勞力,都在下手做這個麵,分工合作,一日產量也能夠供的上來。
談妥了這個事情,兩個大人總算是放下了心,對著推車上的掛麵是摸了又摸。
“虧得平安這個小滑頭。”何杏心下念了念,貧窮的日子裡又有了盼頭,即便現在出攤比往日洗衣要辛苦些。
而家裡的喬庭淵在家裡人走後沒多久就起來了,他特意起早是為了醃製好的鬆花蛋,他做了鴨蛋和雞蛋兩種,端看是哪種更招人待見了。
他從壇子裡拿出外麵裹著黃泥巴和草木灰的鬆花蛋,撥開了外殼,露出了裡麵猶如鬆樹葉一樣的白色花紋,晶瑩剔透又嫩滑。
切了兩個鬆花蛋,放上調料,便放在了食盒裡一起帶去了麵攤。
喬庭淵遠遠的看著,倒是輕輕吸了一口氣,他也沒想到有這麼多人。
隻見喬家麵攤前排起了長隊,人們正交頭接耳的說著掛麵,眼神熱切。
喬庭淵從人群裡費力的擠進去,一路喊著自己是店主的兒子才沒有被趕出去。趕到後廚自己乘了一碗麵。
從門縫裡看見了人們津津有味的啃著雞爪子,吸溜的吃著麵條,臉上都是對食物的滿足與愉悅。
他就躲在後麵吃完手裡的麵條,“娘,這是我做的涼菜,你歇下來的時候嘗嘗。”
何杏忙得隻能匆匆點頭,喬庭淵見她腳步輕快、聲音洪亮,開心的笑了笑,去了學堂。
喬庭淵依舊是來的早,他看著仆人把乙班的成績張貼在牆上,隻不過貼的位置稍稍的高了一些,正好是仆人的胸口。
喬庭淵一路從上向下看著,掃過那些評價。
“怎麼樣?”林滁自從發現了喬庭淵每天第一個到學堂之後也每日早起早到,他大老遠就看見了喬庭淵在踮腳。
喬庭淵說起來才七歲的年紀,再加上原來家裡窮,營養也沒有跟上,個子比一般的孩童要矮上一個頭。
最近這小半年,有他鍛煉身體、錢又富裕了許多,他雖然躥了許多,但還是矮了些。
林滁眼光一掃——
頭名:喬庭淵,甲甲,評價:學生認真勤奮,需多加練字。
他心裡不禁有些失落,但隨即又想起了喬庭淵每日的勤奮,這些都看在眼裡,頓時覺得陳夫子心細如發,給出的評價中肯分明。
而看了評語的喬庭淵也不禁小臉一紅。
喬庭淵故作淡定笑說:“這回咱們乙班有三個頭名。”他指了指,下麵寫著林滁和魏與添的名字。
林滁點了點頭,在喬庭淵沒有來之前的小測一直都是他們兩人。
“夫子可能是見我補上了那些啟蒙書,給了頭名,下回我就要更加刻苦勤勉了。”
喬庭淵的餘光自然是看見了林滁一閃而過的失落。
到底還是不到十歲的孩子,更何況林滁本身對學習也是自律的,付出了極多時間。
有了喬庭淵的安慰,林滁抿抿嘴,神情放鬆了一些,兩個人結伴走進去,互相詢問《說文解字》的背誦情況。
這陣子天氣漸暖,陽光也變得熱烈了一些。
喬庭淵的書頁上落上了一片的陽光,他稍稍覺得身上有些燥熱,正呼扇著書頁遮陽,耳邊是同學們對這次成績的熱議。
“那個小子看著那麼大點,人倒是這麼厲害居然拿了第一名。”
“說不定是他運氣好,哼。”
“怪不得能與林滁說上話。”
……
時不時的就有眼光掃到了喬庭淵身上,喬庭淵雖說脾氣好,但也頂不住那樣驚訝而好奇探究的眼神,和那些酸言酸語,頗為無奈的側了下身子,麵向窗戶那一麵的陽光。
正看著《孝經》,外麵敲了鑼鼓,沈近存一路狂奔跑進來,後麵還跟著一臉嚴肅的陳夫子。
陳夫子狠狠的捋了捋自己的胡須,“跑來跑去,成何體統。身為文人就要有文人的樣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容不迫,不慌不忙。
等陳夫子訓斥完,接下來就進入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
陳夫子對《孝經》的理解較為深刻,幾乎是每一句都有著重難點提示,喬庭淵不停的揮舞著手裡的毛筆,恨不得拿出炭筆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