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亥市。
這裡是全國外來務工人員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陸辰享找到的第一批公益服務人員在這裡建造了華夏第一個留守兒童公益基地。
11月1日,在天氣漸涼的時候,第一批500名父母在東亥的留守兒童集結完畢,要開學了。
留守兒童學校的家長們激動地站在學校操場的外圍,看著良好的設施,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
他們的孩子經過層層審查,終於到了東亥,而且一切都是免費的。
當然,將來孩子在足球事業上或者是工作後,還是會邀請給留守兒童計劃捐款的,視個人能力,自願捐款。
這一切都是計劃,這個計劃最短的周期是三到五年,一般都得十年以上才會出現受益兒童回饋母校的情況。
這在米國常青藤係列很常見,不少諾獎得主、富豪、科學家都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會讓公益事業產生良好的循環效應。
主要負責人是來自香江的遊金華,她是一個出色的德育學校的校長,和遊金彪是遠房表姐弟。
丁宇當初物色人選的時候,遊金彪極力推薦。
遊金華快有五十歲了,普通話說得很好,從小是在內陸長大的。
她也是本次開學儀式的主持人,此刻她正在台上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向台下幾百名中外記者介紹留守兒童計劃學校的情況。
是的,幾百名記者,這個計劃本來就被不少體育界和教育界的專家認定為嘩眾取寵的項目,主要是誰有錢能堅持到那一天。
丁宇敢為天下先,暗地裡卻吃力不討好。
可是丁宇知道,吃力討好又怎樣?老子需要討好誰嘛?
光是米國、澳洲等外國媒體就來了二十多家,這在華夏可以算是一個大新聞了。
學校招募的誌願者和工作人員都在操場台子的兩側站立,清一水的白色襯衫,很是齊整。
其中包括白江大學新聞專業的5名大學生,他們被丁宇帶到了東亥。
葉亮在出發前問丁宇:“你們不是讓我們寫軟文嘛,這又乾公益事業,怕是忙不過來吧。”
丁宇笑到:“去了就是和成熟的誌願者交流學習一下,誌願者不賺錢的,寫軟文賺錢,你們可以兼顧的。”
好吧,既然丁宇暗示哥幾個,可以請他們在東亥玩兩天,反正也是周末,溜達一圈也好。
台下前排正中間坐的是國家相關部門的代表,教育部、體育局、東亥市政府等多位領導都在台下就坐。
丁宇也在兩位級彆最高的領導旁邊坐著,不時向他們介紹一下自己的困難和雄心,不說困難不行啊,要不這些教學樓、訓練設備、場地都得自己花錢,國家不出錢,政策扶持也是很關鍵的。
領導上台講完話,遊金華又激動地說到:“下麵有請我們整個留守兒童援助計劃的發起人,全國總校長丁宇先生致辭。”
丁宇的穿著和誌願者與工作人員差不多,隻不過胸前彆著紅色彩帶。
他到了台上,站在講台後麵,拿著話筒微笑著,等了幾十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