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捐款十萬!(1 / 1)

重生之玄學首富 凍梨味 2299 字 11個月前

丁宇給楚玉強打電話,向他通報了百貨大樓四層的用途和發展計劃。 楚玉強吃驚道:“你要做家電賣場?北燕這邊已經開了四、五家專業賣場了,都是門市居多,你竟然把賣場開到商場裡?” 丁宇很仔細認真地介紹了他的想法,總的說來就是商場、賣場互惠互利。 舉個例子,逢年過節,不少家庭都會買一台電視機,商場購物的人多了,商場搞活動也可以用家電做獎品。 楚玉強對這些營銷手段不陌生,卻發現百貨大樓從來都是高高在上,沒做過營銷活動,不覺老臉一紅。 丁宇找楚玉強其實另有目的,當然兩個人之間的工作是正事,得先溝通。 “楚叔叔,我聽說您與北燕和華夏日化用品協會的人認識,不知道能不能引見幾位?” 丁宇時間緊迫,直接開門見山地問到。 上次離開北燕時,楚萌聽說丁宇在和大保合作,就順嘴說她爸爸認識大保廠的,都是在日化用品協會裡認識的。 “哦?我倒是在協會認識不少人,我給他們做過產品包裝供應。” 丁宇一聽,有門兒! 他連忙把鯛牌,其強,麗白等幾個國內品牌報了過去,想要負責人的聯係方式。 楚玉強放下電話,沒半個小時,就把聯係方式發過來了。 丁宇這方麵需要自己溝通,楚玉強說他在北燕隻能找到一位負責人,其他的人都在自家的總部。 “對了,我和蘇南省的鯛牌日化品的老板碰過麵,他們的新產品急切需要推到全國。”,楚玉強又打來電話說到。 “什麼產品?”,丁宇好奇道。 “洗衣粉!” “呃,這個正好是我需要的客戶。”,丁宇沒想到鯛牌洗衣粉竟然是98年推出的! “不過,他回蘇南了,三江地區發水,作為蘇南日化第一品牌,他得回去獻愛心!” 是啊,現在常江流域水情很緊張,位於江南水鄉的蘇南也是深受其害。 新聞裡天天都在報道,各電視台、電台都在提出“萬眾一心”的口號。 放下電話,丁宇想起鯛牌的前世今生,又想起了鯛牌洗衣粉的宣傳口號,感情牌、價格牌! 當晚,丁宇給鯛牌的陸老板打了電話。 陸老板聽說丁宇是楚玉強介紹的,言語中自然對他客氣了很多。 雙方寒暄幾句,丁宇直抒胸臆地表達了對國產品牌的認可,還邀請鯛牌洗衣粉和鬥兵行者一起合作打造華夏第一檔製播分離的節目! 陸老板聽丁宇說起白江電視台,突然說到:“把太責告上法庭的白江電視台?” “是的。” 此刻,電話另一端的陸老板既興奮又擔憂。 興奮於鯛牌可以趁著熱點宣傳產品,也許就在全國拓展開知名度了。 擔憂於節目的影響力是否能擔得起這個熱點,一旦節目失敗,白江台會不會再出什麼幺蛾子,進而影響鯛牌! 白江台的舉動果然是一柄雙刃劍,弊端在於嚇到了其他品牌。 丁宇連忙對陸老板解釋: “我們是製播分離,合同中,您的企業可以和我們公司合作,我公司花錢給白江電視台買播出時段。就算出問題也隻是針對我們公司,作為冠名商您那邊不會受任何影響!” “哦?那等我三天後回去北燕吧,我們當麵聊一聊你們公司的策劃案。”,陸老板似乎有點動心。 “呃,蘇南深受水害,您在那邊為當地人民鼓勁兒,真是難得!這樣吧,我等會直飛西洲,去三江地區找您麵談!” 陸老板猶豫了一下,“那就勞煩丁老板了。” 花河到西洲最後一班航班是晚上21:30起飛,丁宇把付小國和張曉雅召集到機場。 加上廖本卿,四個人直奔西洲。 西洲的雨並不太大,半夜時分,丁宇四人到了西洲。 李達開一輛水星七座商務車從東亥來接機,車是他在東亥拿康波維產品換的二手車。 這車可不便宜,二十多萬呢!原車主是個來進貨的藥店老板,家住蘇南,異地取貨款出了岔頭。 李達正好在巡店,沒要錢,硬是要拿貨換車,折騰了小半天終於得償所願。 這次李達學乖了,專門找行家給上了眼的,一換算,等於占了一萬塊錢的便宜。因為康波維以貨易貨是不打折的。 丁宇知道後,笑嗬嗬地說李達就是能折騰,的確,超過支出額上限,是要丁宇審批的。 李達經常拉著戚長征和他的四五個研究生去郊外的實驗基地,弄個商務車方便多了。 李達有一個優點,也是缺點,遇到什麼事,喜歡自己先把問題解決了再說。 ----------------------- 在西洲市住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八點,一行五人到了三江地區。 因為發水的原因,李達特意繞道,路上多花了半個多小時。 雨一直沒有停,綿綿細雨已經下了一個多星期了,路上常能看到一卡車、一卡車的綠色軍用卡車奔赴江邊,而在三江地區的中心城區,一場慰問演出正在抗洪前線上演。 丁宇打著電話,撐著一把黑色打傘,在觀眾席的最前麵找到了坐在那裡的陸老板。 看到丁宇過來,一名身穿白色t恤,胸前寫著紅色的“萬眾一心”字樣的女工作人員問丁宇是過來獻愛心的企業嗎? 丁宇點點頭,三江地區是蘇南的一個地級市,全省聞名的鯛牌能來這裡支援抗洪,主要原因是:這裡是陸老板的家鄉。 陸老板看丁宇毫不猶豫的點頭,不禁臉上露出一絲笑容。 不一會兒,一個白色的長方形牌子被那名女工作人員拿了過來。 她讓丁宇在牌子上寫上個人或者單位的名稱,下麵寫捐款金額。 丁宇撇了一眼陸老板的牌子,上麵寫著十萬元。 他拿著記號筆,寫著:鬥兵行者廣告公司9.8萬元。 隨後,他讓張曉雅拿著他的支票夾,寫一張10萬元的支票給慰問義演的主辦方。 三江地區是華夏最早的募捐地,隨後全國各地將鋪天蓋地開始捐款,支援災區。 丁宇不主張這種捐款方式,卻很佩服這種宣傳方式,至少人們心中能有一個無法磨滅的記憶。 台上,捐款數額較大的陸老板和丁宇舉著牌子站在隊伍中間,無數閃光燈閃耀舞台。 當年,花河募捐,他把吃早餐的三塊錢投進了街頭的募捐箱,而今,他拿十萬塊錢來買一個回憶,也來買一顆人心。 第二更,感謝書友的月票。 如果您發現章節內容錯誤請舉報,我們會第一時間修複。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新域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