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如塵和鄂口市招商局的局長一起研究投資事宜,丁宇和張書記、劉市長在一旁聽著。
五仁網絡通信的事情鬨得沸沸揚揚,他們也是有所耳聞,畢竟是全國性的大新聞。
這個網絡基礎建設簡單點說就是給居民家鋪設網線,在附近建設無線信號基站,基本上和華夏電信公司的業務範圍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這的確是大手筆,華夏電信公司可是國家的,大到全國各地每一個鄉鎮都有他們的營業點。
五仁網絡要乾“富可敵國”的大事,這不成為經濟熱點是不可能的。
況且,網絡時代的到來,讓每一個人都渴望到網上去衝浪,這都是經濟收入增加後的另一需求,儘管這個時候網絡的娛樂屬性要遠遠高於通信屬性。
劉市長和張書記彙報工作的時候,也是想過這個問題,感覺鬥兵行者最多也就是在這裡做一個市或者省的試點,讓荊省的網絡化普及率提高而已。
這也是民生的大事啊,一旦成功,既增加稅收,又能讓鄂口的網絡建設在全國遙遙領先。
可是,聽了夏如塵的介紹,兩個人內心變得激動起來,要把開發區那邊帶動起來,為五仁通信提供全國的網絡基礎建設材料!
這可是大手筆啊,最最讓人激動的是,丁宇要在這裡先期投資100億!
這是什麼概念呢?2000年鄂口的GDP在全國排名第四位,大概在1200億左右。
100億的投資,這個時候的鄂口聽都沒聽說過,光電子產業屬於第二產業,工業本來是鄂口的強項,鋼鐵、汽車占據重大比例,而丁宇要投資的是這一產業,會給鄂口帶來多大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這年頭,GDP就是各省市領導的工作能力考察指標之一,要是這一項目落成,張書記和劉市長當然是首功一件了!
於是,剩下的事情就好談多了,夏如塵要的地方,張書記親自批示,上會研究一下,免費提供,按照最高的招商條件給足即可。
丁宇當即也對領導的支持,表示了感謝。
最後,他強調了一點,“能夠達到量產可用的光纖,目前國內的科技還是空白,我公司已經找到了解決辦法,也就是說,我們要帶動整個光電子產業開發區的科技進步,來填補國內空白。”
兩位領導聽了自然高興,當即表示支持!
可是,他們回去,找到了一直在突破光纖技術的鄂口市光電子研究所的所長盧瑜軍,向他取經,這個事,能搞起來嘛?
盧瑜軍聽了,差點沒跳起來,嚇了張書記和劉市長一大跳!這老爺子也快七十了,怎麼這麼激動。
盧瑜軍激動地說:“書記、市長,你們知道嗎?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了。。。我們國家在光電子產品上的突破將是戰略級的!國家都要給丁宇頒一個獎,哦,不,一個獎都不夠。”
盧瑜軍把他們研究光纖傳輸信號,失敗了多少次,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都說了,目的隻有一個,米國、歐洲等國家封鎖他們的技術,而香江的確有一個倡導者,但是他們不知道他的技術是否成熟。
這就是信息溝通的問題,丁宇在大腦中能找到幾年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高坤,盧瑜軍他們隻是把這一理論提出者當成一個無法實現的理論。
實際上呢,高坤早就說的明明白白的了,隻不過這個技術到底有什麼用呢,沒人再應用,就是現在的鄂口,盧瑜軍就算是把光纖拉成了玻璃絲,也不知道這些到底能做什麼普及的作用。
一切的改變,都因為網絡時代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