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卿媛從來沒有想過,華夏還有她辦不成的事情。
盈丹生養生院坑人的事件在全國一共十三起,涉及到人命三條!
所有的網絡媒體、紙媒、廣播、電視的社會新聞裡都徹徹底底地披露了詳情。
各家各顯神通,有媒體深挖內幕,有媒體抓住“人命”官司不放,有媒體拓展深度,聯合相關部門,把和盈丹生類似的所謂“養生”院,打著“綠色醫療”的旗號的各類“非專業”醫生都挖了出來。
華夏近年來聲勢最大的反“醫學騙子”輿論風暴來了。
成千上萬的人堵在盈丹生養生院的門口,要求索賠,甚至要求退貨。
胡卿媛壓不下去了,網絡監管部門、宣傳部門的人都控製不了這個從基層發起的“打假醫生”事件。
早有準備的各大網站直接把矛頭指向了盈丹生的實際操縱人胡卿媛。
事件曝光之後半小時,丁宇第一個跳出來,對“遇人不淑”感覺到痛心,並且仔細地解釋了他在做盈丹生時的銷售策略。
其中,保健品性質說的明明白白,甚至在各大廣告宣傳中截取了比較明顯的提示畫麵:本保健品非醫療藥品,請用戶以醫囑為準!
這時候,熟悉盈丹生廣告的“頭白金”等產品的觀眾和用戶才恍然大悟,原來丁宇早在這裡等著呢。。。
丁宇早就知道盈丹生產品會受到質疑,他在法律層麵、社會影響方麵已經做出了規避。
盈丹生當初出售時,被各大媒體炒得轟轟烈烈,有人想把事情拐到丁宇的鬥兵行者集團上。
可是人們發現,媒體做了鏈接和背景新聞,丁宇在之前的新聞裡早就打好了“預防針”。
丁宇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老早就提醒過觀眾:盈丹生是個好產品,但是我們隻限於它是一個保健品,如果有一天,它變樣了,我並不看好,包括做藥品或者是醫療機構。
幾句話,丁宇就把自己從亂局中摘了出去,甚至《南州都市報》就丁宇的神操作發表了一篇題為:走一步,看三步,丁宇的生意經誰能看的穿?
丁宇因為首富身份在全國經濟媒體中封神了,他和官方若即若離的關係也成了人們研究的對象。
做事不求回報,這是丁宇和當地職能部門接觸的主要原則。
丁宇幾乎是以投資商的身份出現在全國各地的,除了符合當地免稅政策外,幾乎是不需要其他政策的。
這給當地的招商部門帶來了極大利好,首富到我們這裡投資什麼條件都不講,你投資個幾百萬跟我這裡磨嘰個錘子?
因此,丁宇的企業在當地反倒更加受到重視,畢竟是品牌嘛,有了丁宇的金字招牌,香江的、灣灣的、甚至米國的企業都願意在當地投資。
尤其是丁宇的家鄉花河,這裡的GDP增長速度位列全國城市前五名,這幾乎是北方的一個奇跡,要知道,其他幾個城市都是在江南的。
名聲大噪的丁宇更讓胡卿媛等人對他開始投鼠忌器,所謂的調整政策等陽謀手段是動不了丁宇的。
可是玩陰謀,丁宇卻站在輿論的最頂端,分分鐘網絡言論就把你架在眾目睽睽之下烘烤。
最關鍵的是:丁宇做事經得起陽光下的拷問,而胡卿媛之流卻有太多見不得光的東西。
自己屁股不乾淨,還怎麼跟人比長短?
胡卿媛坐在家中的客廳沙發上,幾乎近於絕望,都說走的正,行的端,這句話看似簡單,沒想到到了這個生死搏殺的節骨眼,正道終究會助力走在陽光下的人。
胡卿媛終於調查到,丁宇從一開始賣盈丹生就在搜集她的“弊端”,說白了,從賣盈丹生給她的那一刻起,丁宇就準備好了一個圈套。
胡卿媛想到這裡,渾身上下好似掉入冰窖一般,她拿了一件棉質長袍睡衣,以此來止住身體的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