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一章 聯合國大廈裡的首席顧問(1 / 2)

重生之玄學首富 凍梨味 4677 字 10個月前

扭約,曼哈頓。

聯合國大廈。

丁宇在大樓的三號門被一個黑人女性職員接了進去。

進到十五層的貴賓室,膚色各異、語言不同的歪果仁和丁宇交流了起來。

他到扭約來真正的目的就是開會,聯合國誌願者組織大會。

丁宇的身份是誌願者組織大會的顧問。

顧問這個詞可大可小,在政治體係中這是一個閒職,但是在某些體係中它代表著一定的榮譽和身份的象征。

丁宇的留守兒童計劃沒有在華夏獲得太大的讚譽,卻在聯合國的誌願者組織看來,這是一個偉大的創舉。

丁宇以誌願者服務的名義調動了全國近二十萬誌願者的加入,這在國際上是極其罕見的。

做一個對比,剛剛過去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誌願者的人數不到五萬人。

丁宇的這一項目募集了二十萬人,這在聯合國方麵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丁宇心底隻是一笑,他招募誌願者是無償的,但是誌願者的工作環境,餐宿標準絕對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數的。

他治下的壯舉說白了也是花錢壘起來的,那又有什麼呢?

說白了,誌願者也是人!

人家一顆紅心來了,你把他們的精神領域滿足的同時,物質上也得跟得上,要不熱情勁兒過了,拿什麼支持他們服務。

這樣心口相傳,丁宇招募到的誌願者越來越多,絕大多數的誌願者是大學在校學生,少部分是碩士、博士以上學曆的高材生。

丁宇的計劃裡足球是首位,但是人們發現,文化課學習永遠是前提。

何慧英牢記丁宇的一句話:沒有腦子踢什麼球?

丁宇的選材極其廣泛,不以身材論高低,這樣,他的足球計劃才能推廣下去。

這受到了眾多足球界甚至體育界人士的質疑,但是丁宇感覺到無所謂。

在華夏青訓圈裡,身高不到一米八,職業足球場上這就是個廢柴的理論的篤定者不在少數。

這種言論也讓很多想要踢球的孩子失去了機會,丁宇就是要打破這種觀念。

這事不怪華夏國內的教練,當時足球水平發達的歐洲持有此觀點的人也不少。

西班牙巴塞羅那俱樂部的拉瑪西亞青訓營在哈維、小白、梅西橫空出世之後名噪天下。

可是誰知道球聖克魯伊夫到來之前,拉瑪西亞青訓營的選材標準就是身體條件要過關,他們拿著一個儀器篩選那些入營的孩子。

克魯伊夫的傳控技術流打法不需要這種選材方式,隨即他廢製了這一規定,否則身高1.70左右的哈白梅三人可能就不會成為鼎鼎大名的巴薩巨星了。

不過,學習不好,不優先升級到高等訓練營的做法讓很多人不理解。

丁宇卻是知道,東方人的體質,技術流和整體足球極為關鍵,島國足球越來越好也是基於校園足球的推廣。

丁宇左右不了華夏的教育理念,隻好在公益層麵營造校園足球氣氛了。

這也是為什麼丁宇尋找大學生誌願者的原因,至少在文化氣質方麵,他們的言行舉止可以影響孩子們。

聯合國誌願者組織的主席塞巴斯當然也了解丁宇招募誌願者的緣由,也很欽佩丁宇這種“砸錢”的精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