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鏡女編導和張曉雅就這樣,眼睜睜看著丁宇大搖大擺走進了被攝像機包圍的錄製場景中!
原以為主持人會叫停的情景竟然沒出現!
除了正在拿話筒發言的嘉賓,其他嘉賓都看著丁宇,這位可是當下最火的富豪啊。
張超洋和丁三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對了一下,雙方在對方的眼神中讀到:丁宇真牛啊,說上場就上場,我們被“指揮”半天了,他姍姍來遲,也沒人敢管他。
主持人還是有一些專業素養的,導演沒叫停,他隻是瞟了丁宇一眼。
等其中一位嘉賓發言過後,他繼續說起了今天的話題。
“華夏創業者進入國際視野”
小眼鏡女編導顫巍巍拿起對講機說到:“呃,王製片,不用停嘛?”
“停什麼停,還有十幾分鐘就錄完了,那個姓丁的哪去了。。。咦?他真跑到台上去了!他怎麼過去的,我一直盯著錄機呢!”
其實這對丁宇來說,很簡單。
為了提示守著攝像機的攝像師:播出畫麵正在他的機位上,攝像機上麵有個暗紅色的燈。
隻要1、2、5號機器不亮,3、4號攝像機燈亮起,而且嘉賓剛剛拿起話筒發言。
這時候畫麵鎖定的是嘉賓的特寫,你隻要不跑到這個嘉賓的正後方,是不會入畫的。
當然,這也需要一定的經驗,要能預估到嘉賓說話的時間。
這是視頻導演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而這對丁宇來說是小兒科,畢竟他是影視傳媒公司的業務副總,靠的就是專業素養吃飯的。
為了保證節目一次錄製成功,這位王製片把視線都放在現場切換好的成片畫麵上,都沒注意到丁宇坐帶了嘉賓席上,也就是說,丁宇成功了,沒有入畫。
時間緊迫,他氣急敗壞地說到:“算了,快點錄!主持人控好場,就不讓他發言,對了,三號機給他一個特寫,不是來晚了沒化妝嘛。”
這個王製片人品夠次的,他竟然想給丁宇來個“素麵朝天”。
演播室裡的燈光是有講究的,不化妝,會顯得臉色很差,或者臉型難看,一般給臉頰打陰影就是為了錄影的時候氣色好。
3號機的攝像連忙給了丁宇一個麵部特寫,王製片讓視頻導演切了畫麵,這時候主持人正在說話。
切嘉賓的特寫也算是正常的錄製範疇。
可是王製片一看電視屏幕傻眼了,這丁宇臉上的陰影打的正合適,頭發弄得整整齊齊,臉色好像也不錯,帥逼一個啊!
這。。。,晚上6點半播,後麵的嘉賓訪談是8點播。。。
王製片隻好放棄了整丁宇的想法,然而,他認為的陽謀落在了丁宇眼裡,就是小兒科。
你要是像南那蔡薩斯瑞蔡那樣的專業導演,自己做片子,然後憑本事去評獎、去提案,丁宇管不著。
可這個二貨導演利用公器抱私仇,這可就說不過去了。
你的時間寶貴,我們的時間就不寶貴?
井底之蛙,損人不利己!
丁宇沒說話,微笑著聽兩個嘉賓在辯論,話題牽扯到互聯網,還有製造業,他們在爭論哪一個行業應該優先發展。
這是在錄像,兩個人都很文明,卻是引經據典,你來我往,說的都有獨自見解。
從製作節目的角度看來,這時候應該是節目的最佳看點。
然而,王製片的專業水平受到了挑戰,這些場上的大佬不是他們請來當背景牆的觀眾。
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不少人紛紛要求發言,兩個嘉賓共同一個話筒,可以拿起來就說。
主持人控場的作用來了,他說到:“我想已經走在互聯網行業前端的張超洋先生應該有您的看法吧?”
張超洋嗬嗬一笑,“今天有一個人沒發言,正好我也想聽聽他的觀點!”
主持人一聽不好,剛要接話,張超洋直接報出了丁宇的名字。
王製片在裡麵大吼大叫:“阻止他發言,音頻把丁宇那邊的五號話筒關了,攝像機彆動,讓主持人說!”
電視是一個視聽藝術,話筒收音很精準,畫麵再不呈現丁宇,觀眾就看不到攝像機外的故事。
就好比當年主持的段宣,他西裝革履地坐在主播台上裡麵,下麵穿著拖鞋、大短褲,但是因為視角問題,誰也看不到。
許是那期節目是直播,他又主持嗨了,人們才得以看到幾秒鐘他俏皮的大腿從直播台側麵露了出來。
主持人隻好自說自話,導播播間裡的領導都說了,他隻能強行轉話題。
要不說大佬不好擺弄呢,旁邊幾個人見丁宇說話沒聲音,紛紛拿著話筒遞給他。
這下就亂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