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簡單,也還解釋。
這幫老戶兒也不容易,房子一環的,給弄到二環外去了,不讓他們買房,將來房價漲起來,丁宇肯定得被罵!
處理好拆遷公司的事情,丁宇又讓張曉雅來給沈地新培訓一下,公司的手續也得抓緊辦了!
下午,東區政府那邊要舉辦個新聞發布會,為了讓舊城改造項目能夠出彩。
改造項目組委會還邀請了論證改造計劃書的專家們,其中就有青花大學的傅教授,還有項目開發商,鬥兵行者集團丁宇。
丁宇連續幾天內參加了三個大場麵,都有媒體在場。
簡直快成了明星跑通告一般的存在。
媒體現在沒有不認識丁宇的,早早占好了位置,等著問丁宇各種問題!
有想問丁宇唱歌兒的,有想問互聯網的,當然大多數人想問:舊城改造的錢從哪來?
丁宇坐在主席台中間偏左的位置,基本沒說話。
白主任把項目該介紹的都說了,他也沒有必要重複。
到了提問環節,丁宇沒有詳細說新建地下商城的經營模式,一為保密,二是還沒有整體規劃。
傅教授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公園裡開放眾多陽光大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看似商場在地下,卻因為眾多陽光大廳的設計,變得和高層商場似的。
接下來,舊城改造的問題問的差不多了,早就按耐不住的娛樂記者們接連發問:
“丁總,您不唱歌可惜了,有沒有想過進軍歌壇呢?”
“《後來的我們》這首歌太棒了,特彆適合清唱,你是在上麵環境下創作的呢?”
“您這麼年輕,卻像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是怎樣的心境,您能唱出這樣的歌曲呢?”
丁宇笑著說到:“今天的主角是北燕,我個人就不回答這些問題了,當然大家專門來問歌的事情,我就統一回答一句話:隻要心中有感觸,哪裡都是你自己的舞台!”
眾多記者點了點頭,不再發問。
丁宇重生以來,以為他會變成一個有錢人,要說娛樂屬性,最多也就像是麻運的那種風格。
偶爾玩玩票得了,可是他忘記了一件事,1999年的時候,娛樂比較匱乏,明星出好的作品對民眾的引領作用非常大。
不像是後來到了18年,自媒體成了主流,老百姓成了主角。
明星的光環屬性不再那麼耀眼,轉變成了粉絲群,追星也更專業,大多數人進都入了自娛自樂的年代。
不過,這時候明星是有絕對的效應,丁宇此刻的聲望日漸增大,仿佛被媒體越來越多的接受和報道。
就好像玩魔獸世界一樣,丁宇在媒體這個這個領域做了一係列的大任務。
從《我們約會吧》到齊伊娜的《可惜不是你》、《勇氣》,丁宇無意間把他在媒體中的聲望從中立刷到了友善。
而他在香江和北燕兩次偶然的發聲,震動了整個媒體。
他的聲望也突破了,變成了尊敬。
當然遊戲除外,從媒體內心來講,他們也的確佩服丁宇。
有錢,歌唱的好!天然的新聞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