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於對高家的進一步了解,戴笠經過考慮召見了高亞麒,給他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以後的發展方向,並說服他放棄了即將成為的職業特工身份,借助家庭的掩護成為一名秘密特工。
從那以後,高亞麒表麵上輔佐父親打理生意,暗地裡卻協助並參與軍統北平站的秘密大行動。在這期間,他看了不少共/產/黨理論方麵的書,在心裡分析國共的不同主張,但他從不與人討論。
他的這段曆史,除了父親和他自己,家裡其他人都不知曉。而當時積極參與學校政治活動的高振麟更是不得而知,他隻是隱約知道高廷祥和官方以及軍方有來往。
高中最後一年時,剛剛成長起來的新青年一腔熱血要報國,又剛好通過自己的父兄認識了軍統要員曹天浩,高振麟便也從那時開始接觸軍統。待到高中畢業,高振麟更是放棄考大學選擇了加入軍統,在號稱有“軍統第一殺手”陳恭澍的培訓下成為一名合格的軍統特工。
高振麟身上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殺手”特質,也讓他在幾次鋤奸的行動中起到了中堅力量的作用,“玉麵殺手”的綽號就是那時得來的。
隨後,他接受了一項“鋤共鋤奸”的任務,他開始產生懷疑:鏟除漢奸這是軍統的任務,為什麼還要把鏟除共/產/黨放在第一位?不是說共/產/黨也是抗日的嗎?為什麼鋤共是第一任務,第二任務才是鏟除漢奸?難道共/產/黨比漢奸的“危害”還要大嗎?他不敢問,即使問了,答案他也能想到:鋤/共就是第一任務。
他開始迷惘,開始思考。
他自己找了一堆關於共/產/黨的書來看,越看心裡的疑惑越大:究竟為什麼要鋤共?
然而沒有人給他答案。他執著於尋找答案,最終還是通過同學找來了《共/產/黨宣言》,這一看他的心中便清明不少,隱隱覺得似乎《宣言》中的方向才有自己想要追尋的真理。
但軍令不可違,他還是與軍統北平站的耿博遠、姚文蔚一同領了任務,佯裝成插班生進入燕京大學,在平常的生活、活動裡伺機找出學生裡的共/產/黨員,把他們的名字上報給北平站,從而進行監視甚至秘密逮捕。
他悄悄在學生中找來進步書籍閱讀、研究,借著執行任務參加進步學生的活動,獲取更多的知識,他越來越受進步思想的影響,在參加活動、演講時會找人討論。他是想通過學生中的共/產/黨黨員,去了解另一個政治立場。
而與他相反,耿博遠則是找到目標後,進行秘密逮捕並處死。
一張瘦長臉上麵嵌著兩隻小眼睛,再配上薄嘴唇,凹陷的臉頰,望之給人一種陰冷之感,這就是耿博遠的長相。此人比高振麟大幾歲,時年23歲,以前在天津站工作,抓捕共/產/黨向來不手軟,曾參與過殺害抗日名將吉鴻昌的行動,向以冷血出名。
有次他在看學生辦的刊物,被姚文蔚發現了:“你這是研究□□還是要加入□□?”
高振麟盯著他,說:“當然是研究,知己知彼。”
“你的思想很危險。”姚文蔚多精的人,怎會輕易相信。
高振麟故作隨意狀:“看看而已,怎麼就扯到思想危險上去了?”
“希望你站穩立場。”姚文蔚卻也不多說,隻扔下這一句,然後做彆的去了。
因為被說中要害,那一刻,高振麟恨不能宰了姚文蔚。從那以後,他就時刻提醒自己:不但要防備耿博遠,更要提防姚文蔚。
接下來,他發現,要尋找並加入共/產/黨,就隻能依靠自己。現在不是在執行任務嗎?這個過程中,關於學生中的共產主義活動情況他已經掌握了十之八、九,隻是組織者因為擔心一旦暴露會引來軍統殺戮,那些活動都隱蔽進行,讓他一時無從著手。
有天,耿博遠交給他一張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