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不說話,或許還能勉強留下一點麵子。
這些人都是荊州來的學子,一開始的生疏過後,說起家鄉事來,話匣子就被打開,其中便不免談到家鄉,當得知楊清達從靈芝縣來,便有人好奇問道:“聽說北沙縣是荊州最繁華之地,哪怕比起蘇州城也不遑多讓,是真的嗎?”
華辰沒說話,但也同樣好奇地看過去,就見那小少年神色沉重地點點頭,竟是一點兒都看不出驕傲自滿的神色,這讓他意外之餘,對那小少年也刮目相看。
見楊清達果然知道北沙縣的事,大夥兒便纏著他,央求他多說些北沙的見聞,還有人指著桌上的甜蔗問到:“這東西在你們那裡有嗎?”
即便是滿心擔憂,但楊清達此刻的心情也頗為複雜,彆人不知道,他可清楚得很,這東西就是二姐嫌棄平日裡吃不到什麼甜食,所以才想方設法,從外麵弄來的品種。
一問一答間,眾人都從楊清達的口中大概知曉了北沙縣的豐茂,紛紛表示,若是有機會,想要去北沙縣看看,親身感受一下這樣的繁華。
難免就有人道:“那位薛大人,不就要去靈芝縣任職麼?聽說他是官複原職,原本他也是從靈芝縣出來的,那時候知道朝廷有難,他一個文官,也帶著百姓前去勤王,端的是忠心無二。”
聽到這話,楊清達再也忍不住,冷笑出來:“忠心無二?那可未必!”
這樣充滿了不屑的語氣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神,和楊清達一起前來參加考試的,除了溫家幾人之外,基本都是後來臨近地方來投奔的流民,根本不知道薛懷和楊家的恩怨,此事也都好奇地看著他,好在楊清達頭腦還算清醒,沒有說出什麼不該說的,隻是冷著臉道:“起兵勤王乃是將軍所為,他一個縣令,理應儘忠職守,而不是等現在荊州發展好了,又重新回來。”
席間有人點頭:“是啊,以前荊州從來都聲名不顯,想來也是新的縣令大人治理有方,才能取得如此成就,這樣直接回去吃現成的,未免有些難看。”
不隻是楊清達,楚雄身邊的另外一個學子同樣臉色也不大好看,他氣道:“什麼起兵勤王?當時京城危殆,也隻有各地武官拚死力戰,這些個大人們有多遠躲多遠,恨不得躲回家去,怎麼可能起兵勤王?再說了,就那些百姓,根本沒有經過訓練和教導,帶他們去戰場上,那是要他們送命的!”
這人語氣不善,但說出來的話卻有理有據,一時間席間再也沒有了讚揚薛懷的聲音。
華辰看著這一切,若有所思。
這個小小插曲自然也被華辰送去了薛家,他看得明白,彆看薛懷現在看起來是被貶謫去了小縣城做縣令,可身上犯了這麼大的案子還能保住性命,可見陛下對他兩個女兒的愛重,隻要那兩位娘娘沒有失寵,薛懷就不可能倒。是以,在吃飯時聽了這兩人對薛懷的不滿,華辰趕緊把消息告訴過去。
隻是薛家上下忙於應對薛懷去靈芝縣的事宜,根本無人理會這個蘇知府的侄子,也隻有被綁回家的薛君聽見幾句,當聽到那個年紀小的姓楊的學子時,薛君心情緊張萬分,他心裡隱約有個猜測,卻不敢相信,隻能暗暗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