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陰曹見聞(1 / 2)

看著眼前河水滾滾的忘川河。

河水中那些冤魂,看到岸上的宋詞,立刻向他發出怨毒地咆哮,在水中掙紮著想要向他靠近,可是很快就被河水給吞沒,然後裹挾著,順著河水滾滾而下。

宋詞站在岸邊,冷冷地看著這一切,並未被這些怨魂給嚇到。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順著忘川河的河岸,順著河水往前走去。

陰曹地府的一切,是由無數信眾所捏造而成,既然有忘川河,自然就有奈何橋。

想要過這忘川河,勢必要走過那奈何橋。

於是宋詞順著河水的方向,尋找那奈何橋所在。

也不知過了多久,因為血月一直高懸於天空,宋詞根本不知道時間,至於手機、手表什麼的,此行宋詞壓根就沒有攜帶。

可是以宋詞的體質,竟然感覺到一絲絲的疲憊,可見他已經走了很長時間。

就在宋詞考慮,要不要向罐子許願,給他指明方向和距離之時,忽然一片花海出現在他的麵前。

火紅的花朵,如同燃燒的火焰,極致地妖豔,卻沒有任何的芳香,它們靜靜矗立在忘川河的兩岸,這是彼岸花。

宋詞伸手摘了一株,可沒幾秒鐘,花就在自己手掌中,化作一縷紅色的煙塵,消散在了空中。

不過既然能見到彼岸花,那麼奈何橋也就不太遠了。

果然,宋詞順著彼岸花的花叢,往前又走了一陣,就見一隊長長的隊伍,出現在眼前。

那些個人,一個個如同喪失了神智,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被兩個大漢驅趕著往前。

兩個大漢,想來就是傳說中的牛頭馬麵,但是他們的長相,卻並不是牛頭人身,和馬頭人身的怪物,而是兩位身高兩米多的魁梧大漢。

他們赤果著上身,身上滿是刺青,宋詞也不知道這些刺青有著什麼象征意義,還是純粹隻是一種裝飾,不過兩人後腦勺上卻各有一個麵具,一個為牛頭骨,一個為馬頭骨。

一人手持鋼叉,一人手持鋼刀,兩人驅趕著一行人,默默行走在血月之下,沒有絲毫的聲音,顯得極為詭異。

宋詞見此,取出【雲中白】,在空中寫下了一個隱字。

接著字跡化作一縷青煙,纏繞在宋詞的身上,他的身形立刻變得忽隱忽現起來。

宋詞深呼了一口氣,接著放輕腳步,走向隊伍,跟隨在人群之後。

而那一左一右來回走動巡視的牛頭馬麵,似乎心有所感,立刻回頭望向隊伍後方。

可是卻沒有絲毫發現,環顧一圈後,又默默地轉過頭去,但宋詞卻被嚇了一跳,好在沒被發現。

可就在這時,忽然一陣樂聲傳來,宋詞回頭望去,就見一隊人馬正向這邊疾馳而來,有敲鼓的,有打鑼的,有吹嗩呐,有吹笙撫琴的,眾人團團圍住一頂雕梁畫棟的轎子,轎子有十六人抬,好生氣派。

在古代,十六人抬的轎子,隻有皇帝可乘坐。

牛頭馬麵立刻驅趕著路上亡魂避讓,宋詞也早早地躲到了一邊。

那一隊人馬走得很快,眨眼之間,就從宋詞麵前疾馳而過。

那十六台的轎子,轎簾四麵打開,所以宋詞一眼就認出裡麵所坐之人,正是老梁的女兒梁紅豔,果然他沒猜錯,這梁紅豔,正是張素靈新納的小妾。

不過也不知道是張素靈使了手段,把其強取豪奪而來,還是她的丈夫,把她獻給了泰山鬼王。

不過小妾出行,竟然也有如此陣仗。

另外,宋詞還在隊伍之中,看到了另外一人,正是那日在網吧所見,梁紅豔說是他兒子的那位年輕人。

此時他完全沒有當日的萎頹模樣,整個人顯得精神奕奕,他手持一根臂長的九節鞭,雄赳赳氣昂昂,顯得好生威勢。

不過這人天生猴相,即使騎在馬背上,依舊動來動去,四下顧盼,眼神不時掃過隊伍人群,似乎在挑選獵物一般。

不過眼神每次都從宋詞身上一掠而過,即使看到,也好似完全當他不存在一般,這正是【隱】字的神奇所在。

等著一隊人馬過去,牛頭馬麵,再次驅趕一行人前行。

隊伍行走得很慢,前方如同堵住了一般,有時數秒才移動一步。

宋詞也不想再這樣耽擱,於是走出人群,準備獨自往前,可就在這時,人群之中忽然傳來一陣抽泣之聲。

宋詞大感驚訝,他還一直以為這些亡魂被迷了神智,原來他們還有意識。

哭泣的一位年輕姑娘,大概對自己年紀輕輕,就這樣身死,感到不甘,隨著她的哭聲,引發了隊伍裡另外一些人抽泣和哭喊,一時間整支隊伍顯得有些淩亂。

這時馬麵從腰上解下一繩,原來是一條軟鞭,抽打向剛才那位少女,隨意著每一次抽打,女子的靈魂都如同受到磁場乾擾,閃爍一下,接著發出淒厲的慘叫之聲。

嚇得隊伍之中,其他人臉上蒼白,剛才哭泣的人,噤若寒蟬,再也不敢發出絲毫的聲音。

也不是沒有膽大的,宋詞就發現有幾人,竟然想要脫離隊伍逃跑。

而那牛頭絲毫不客氣,手中鋼叉直接拋飛出去,直接叉中一人,把對方釘在地上。

然後走過去,拔起鋼叉,連叉上的人一起扛在肩上,絲毫不過對方的哀嚎。

至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宋詞沒再關注,而是繼續向前,然後他就發現,這牛頭馬麵並非兩人,而是一群人,每隔一段,都有一對牛頭馬麵來回巡視,而他們的長相也都一模一樣,如同分身一般。

宋詞想到小蝴蝶和小米粒她們,當年桃源村最鼎盛之時,行者應該很多,或者有什麼分身之術,要不然隻靠兩個孩子,不眠不休,也引渡不了幾人。

隨著宋詞加快腳步,終於來到了一座橋前,橋並不大,甚至還有些狹窄。

但在橋前,有一塊青色巨石,石頭上寫著【早登彼岸】四個大字。

這塊巨石,正是傳說中的三生石。

在三生石之後,是一個圓形高台,這就是望鄉台。

從望鄉台上下來,就是奈何橋的橋頭。

橋頭上有一位老婆婆,身邊擺放著餐具,每個路過的亡魂,都讓其喝上一碗孟婆湯。

而在孟婆旁邊,還站著一些兵丁。

宋詞沒有猶豫,直接從三生石前路過。

此時三生石前,正站著一位老者,三生石上照應出老者第一世乃是一位佃戶,生活很是貧窮,一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妻子早早病逝。

因為大旱,女兒被他賣給城中富戶,當作差使丫環,小小年紀,卻被折磨而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