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過,每天上午九點,《和空姐同居的日子》依然在連載,書迷們也越陷越深。
一轉眼來到月號這一天,這一天對很多人來,並沒有什麼特彆,但對有些人來,這一天可是期待已久。
因為,京都劇院根據古庸原著《竇娥冤》,改編的同名話劇《竇娥冤》,將在今天上午點,在京都劇院演藝大廳正式首演。
這一場首演的門票,一萬兩千多張,在在銷售的當天便被搶購一空。
這還是因為大半以上的票,都是在現場售出的原因,如果全都在網上銷售,估計用不了幾分鐘就會售罄。
門票這樣熱賣,在京都劇院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出現過了。這讓京都劇院上下興奮又激動,又尤其是藝術創作部主任張飛,這樣的盛況可是他一手促成的。
雖然首演還未正式開始,但上麵已經流露出了,對張飛嘉獎的意思,這讓張飛的心情,即便是在這炎熱的夏天,也格外的涼爽。
同時,也對那位神秘的古庸先生充滿感激。
而在網絡上,這幾天關於《竇娥冤》的熱議,也一直都沒有斷過。
主要是因為那兩句“天也”、“地也”,太過於震聾發聵。還有“血飛百煉”、“六月飛雪”、“亢旱三年”的三樁誓願,同樣驚天動地。
大家都想要知道,竇娥到底蒙受了怎樣的冤屈?
隻是可惜,這是話劇並不是電影,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能在短時間內看到。
唯有在京城,搶到門票的人,才能在第一時間看到關於竇娥的故事。
這讓那些搶到門票的人,心裡很有一種優越感和滿足感,然後在網絡上大手一揮,“爾等不必心急,等我去現場看了之後,回來給你們詳細的一,以解你們的期待之苦。”
對於這種聲音,網友們隻有兩個字的評價,“得瑟!”不過呢,他們想要了解《竇娥冤》的劇情,還真隻有靠那些現場看過的人回來給他們講解。
因此,他們不得不很是有些不情願的一些恭維的話,什麼“幸苦啦”、“就全靠你了”、“我們等著你哦”之類的。
這無疑讓那些買到門票的人更是得瑟,滿足感和優越感更加強烈。
時間來到上午九點,那些滿足感和優越感爆棚的人,陸續走進京都劇院演藝大廳。
到差不多九點半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觀眾都進場了,其火爆程度,比之當初東方劇院《梁山伯與祝英台》首演之時,亦是不遑多讓。
戲還為正式開始,現場的觀眾們卻早已經進入了狀態,相互之間聊天的內容,全都與《竇娥冤》有關。
“你們竇娥到底蒙受了怎樣的冤屈?”
“不知道啊,不過,很快我們就可以知道了。”
“看預告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出徹徹底底的悲劇,老實,我並不喜歡悲劇。但我很想知道竇娥的故事,很想要知道,她到底蒙受了怎樣的冤屈?”
“唉!又有誰喜歡悲劇呢?但這個世界不完美的事情實在太多,尤其在古時候,悲劇隨時都會上演。”
“也許,悲劇才能讓我們更加清晰的記得竇娥的故事。”
“大家都注意了,劇好像要開始了。”
“……”
果然,現場音響裡傳來提示音,《竇娥冤》首演即將開始。
觀眾們全都精神一振,齊齊的往舞台上看去。
幕布緩緩上升,舞台上的各種場景道具已經布置完成,一個年紀大約在四十歲左右,作古裝裝束的女人,走上舞台。
“花有重開日,
人無再少年。
不須長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