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李凡和蘇情二人,坐上了回府南省的飛機。
今天是9月2號,勸學對聯征集大賽的投稿通道,在今天晚上12點整就會關閉。
所以,為了此次征集大賽,想方設法尋找靈感的對聯愛好者們,在今天都會出手了。
經過幾天時間的靈感尋找,大家或多或少都找到了一定的靈感,也完成了自己的對聯創作,大家自己還是很滿意的,就看能不能入得了,教育部官方的法眼了。
而從今天中午開始,投稿通道裡投稿數量增加的頻率,突然加快,大規模的投稿終於開始了。
真正高質量的對聯作品,隨時都有可能會出現,無數的關注著此次征集大賽的人,精神一振,紛紛進入到投稿通道,在大量的投稿作品中,尋找著真正高質量的作品。
泰山腳下。
依然還聚集著大量的對聯愛好著,他們的勸學對聯都已經創作出,而且也已經投了出去。
但他們顯然要等到明天,這裡的對聯大賽完全結束之後,才會離開泰山。
他們對於還剩下的三副李凡所書寫的下聯,依舊虎視眈眈。
即便是沒有機會獲得,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場難得的對聯盛宴,他們自然不會提前離開。
下午的對聯大賽還未開始,現在大家相互間聊著天。
“我去!已經超過兩萬份投稿了,這一次大家怎麼這麼積極?這麼多投稿,但願我的投稿不會石沉大海,連讓官方看到的機會都沒有。”
“這點大可放心,投稿通道有特殊設置,每一份投稿都會被官方看到。我們擔心作品不被看到,官方也擔心錯過好作品不是。”
“這就好,老實說,我對自己的作品還是挺有信心的。”
“嘿嘿!我估計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但那有什麼用?所以,還是平常心對待吧。”
“唉!也是,對了,李凡先生的作品投了沒有?”
“不知道啊,作品太多,根本就看不完。不過,由於關注的人太多,我們看不到,但肯定會有人能夠看見。如果李凡先生的作品已經投了的話,應該會很快衝到榜首去的。這樣,大家就都能看到了。”
“……”
不隻是泰山腳下的對聯愛好者們,在期待李凡的作品,事實上,此時所有的人,都在期待李凡的作品。
包括國家教育部副部長王學軍,國家文化部,曆史文化研究分部部長沈從等大佬,以及岑庚、鄭潔、梁生、秦烈、林良權、白易、柳元、韓忠等大名鼎鼎的人物。
……
省城。
李凡和蘇情二人走出機場,在一張長椅上略作休息。
蘇情拿出手機看了一會兒,說道:“現在有很多人,都在等著你的對聯呢。”
李凡點點頭,說道:“也的確該投稿了。”
投稿隻需要手機就可以操作,李凡也就不再猶豫,在手機上搗鼓一陣,將早就已經確定好的作品投了出去。
至此,在上萬副的對聯海洋中,又多了一副對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