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嫘祖始蠶”之後,所有的讀者無不感歎黃帝身邊能人無數,倉頡、岐伯、杜康、嫘祖,無一不是福澤天下的偉大人物。
而這還並沒有結束,在這些人物之後,又有隸首登場。
隸首同樣為黃帝的史官,相傳,隸首始作算數,發明創造了算盤和算數。
而隸首之後,便是風後。
相傳,風後為黃帝臣子,他衍握奇圖,始製陣法,還發明了指南車。
指南車在之後黃帝與蚩尤的大戰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風後之後,又是伶倫。
相傳,伶倫取穀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不停登場的人物,讓所有的讀者隻感覺眼花繚亂,心中激蕩不已,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黃帝身邊竟然有這麼多的厲害人物。
而黃帝自己也同樣是一位偉大的發明家,他繼承和發展了,炎帝開創的農業生產,實行田畝製。
他以步丈畝,以防爭端,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收獲繳政府。
另外,黃帝還穿土鑿井,發明了水井。對農田實行耕作製,及時播種百穀,發明杵臼、舟車、房屋、鼓等等。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黃帝的部落不斷發展壯大,與炎帝的部落一起,成為了兩大超級部落。
然而,炎帝和黃帝的部落,並不是最強大的部落,在東方還有一個更加強大的部落,由蚩尤統領的九黎氏部落。
蚩尤,九黎氏部落首領,相傳,蚩尤龍麵如牛首,背生雙翅,本領非凡。
他驍勇善戰,是兵器的發明者,始祖。
蚩尤同樣為華夏民族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發明了金屬冶煉,和金屬兵器的製造,被稱之為兵器始祖。
而冶煉業的出現,則具有劃進代的意義。它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了,使用金屬工具的時代,也標誌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一次新的飛躍。
另外,蚩尤還是建立法規、實行法製的,最早創造者和施行者。
先進的兵器,法製的建立和實施,再加上蚩尤部落地理條件優秀,位於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一帶,使得蚩尤部落是當時最為強大的部落。
看到這裡,所有讀者均是心中一凜,相對於炎黃二帝,他們對於蚩尤幾乎沒有了解。
當然,這也和傳承下來的史書上,對蚩尤的記載,要遠比炎黃二帝少有關。
“我去,厲害了,原來蚩尤這麼強,對我華夏名族也有這麼偉大的貢獻。”
“之前看《應龍傳說》的時候,裡麵說應龍斬殺了蚩尤,我還以為蚩尤不怎麼樣呢。原來也是一位偉大先祖啊!”
“唉!可惜啊,史書上關於蚩尤的記載太少了。嗯,應該是絕大部分都遺失了。實在是太可惜了。幸虧有李凡先生讓我們知道了,蚩尤也是一位偉大先祖。這對於我們來說,又是幸運的。”
“原來,蚩尤的部落這麼強大,那麼,如果炎黃二帝的部落,和蚩尤的部落打起來,怕是要吃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