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以這種彆開生麵的浪漫之筆,作了一個充溢著奇幻色彩、蕩漾溫馨情調的美妙回答。
當然,這裡的‘美麗的姑娘’一說,更多的是我對詩人的調侃,站在橋上看風景的人,不一定就是美麗的姑娘。
回到正題上,我們再來說說‘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這一句……”
白易、柳元二人看完了韓忠的賞析,各自點了點頭,然後又站在不同的角度,對韓忠的賞析進行了一些補充。
這首小詩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不同的角度有著頗為不同的感受。
……
韓忠、白易、柳元三人的賞析,也很快流傳到了網絡上,無數的網友們看過之後,再一次嘖嘖感歎。
看了三人的賞析之後,網友們才發現,這首詩比他們之前認為的更好,還可以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欣賞。
而大家最感興趣的賞析,則是韓忠調侃式的賞析,那一個在橋上看風景的人,是一個美麗的姑娘……
網絡上,網友們再一次對這首詩議論紛紛。
而此時正在三聖村遊玩的一些遊客,無意中也在網絡上發現了這一首詩。
正站在溪水溝附近的,一座石橋上看風景的一個妹子,突然抬頭向著四周張望,像是在尋找什麼東西一般。
“你怎麼了?在看啥呢?”身邊的同伴有些疑惑的問到。
剛剛的妹子說道:“我剛剛在網絡上看到一首詩,想要看看有沒有其他人正在看我們?你還彆說,我發現我們還真是其他人眼中的一道風景。”
同伴聽得有些懵逼,說道:“什麼詩?什麼其他人眼中的風景?什麼意思啊?”
妹子把自己拿在手上的手機,遞到同伴的眼前,說道:“你看了這首詩後就懂了。”
同伴疑惑的往手機屏幕上看去,沒過多長時間,有些驚喜的“呀”了一聲,然後也同樣抬頭四處張望。
看到不遠處的一處高地上,正在看風景的人,似乎的確正在看她們,在那些人的眼中,她們也同樣是風景的一部分,就像是詩裡寫的那樣。
雖然詩裡寫的是“樓上”,但卻不僅僅隻是指“樓上”,也可以泛指一切高地。
“這首詩是誰的?寫得真好,好有韻味呀!”同伴喜不自禁的問道。
剛剛的妹子答道:“李凡先生。”
同伴恍然大悟,又說道:“原來是李凡先生寫的,那就不奇怪了。不過,李凡先生之前不都是寫古詩詞的嗎?怎麼突然寫起現代詩來了?”
妹子道:“看網上的人分析說,是李凡先生看到村子裡遊人如織的畫麵,偶有所感而作。”
“看到村子裡遊人如織的畫麵?”同伴眼睛突然大亮,驚喜道:“這就是說我們也為這首詩誕生,做出了一番貢獻?因為,我們也是村子裡的遊人啊!”
妹子的眼睛同樣一亮,喜道:“好像的確可以這樣說。”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