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但在惠明住持的心裡,對於劇組還是有些愧疚的。
而跟在惠明住持身旁,一起走向寺門的成見大和尚,心情則與惠明住持截然不同。
想著昨日惠明住持看見那一偈後的神情,已經最終做出的決定,成見大和尚的心裡,就非常的得意和舒爽。
他這一次來金山寺的目的,也就差不多達成了。
而他這一次之所以來到金山寺,也的確是有備而來。
數日之前,成見大和尚帶著幾個弟子來到華國,原本目的是準備帶著弟子們,在華國遊曆一番。
然而,在一次機緣巧合下,成見大和尚和弟子們,在江浙一帶的一座深山裡,發現了一座石碑。
石碑上刻有字,經過仔細辨認後,成見大和尚認出了上麵的字,正是“身是菩提樹”一偈。
成見大和尚內心極是震動,這一偈給他的內心,帶去了極大的衝擊,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暗想:“不愧是大華國,竟然有僧人能夠做出,如此有禪意的偈子。”
而後,成見大和尚很是有些疑惑,眼前的石碑看上去已經有些年代了,這就說明,這一偈已經誕生了不短的時間。
那為何華國佛界卻無此一偈呢?
成見大和尚能夠絕對的肯定,華國佛界並沒有這一偈。
因為,如果有這一偈的話,他不可能不知道。
雖然並非華國佛界所有的偈子他都知道,但如果真有這一偈的話,流傳度定然會極廣,他不可能不知道。
成見大和尚在心裡推測,這一偈應該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在華國佛界得到傳承,唯一記載著這一偈的載體,應該就隻有這一座石碑。
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現在隻有他和他的幾名弟子知道這一偈。
一想到此處,成見大和尚的心就狂跳不止,一個十分大膽的想法在他心裡滋生,他要偷竊這一偈。
他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如果他能夠成為這一偈的作者,他的名字將會永傳後世,名垂千古。
這一誘惑實在是太大太大,讓也算是一位得道高僧的成見,也有些抵擋不住了。
另外,距離此處並不太遠的,鎮江金山寺的名氣如日中天,香火極為旺盛,也讓成見大和尚非常的羨慕,甚至還有些嫉妒。
如果有了這一偈,那就能夠去金山寺,與惠明住持論道一番。
然後憑借此偈,不僅能夠打壓金山寺一次,還能夠借金山寺之名,成就自己之名。
成見大和尚越想越是心動,終於抵擋不了誘惑,決定偷竊此偈。
成見大和尚將偈子記在心裡,然後和弟子們一起將石碑隱藏好,出了深山,直向鎮江金山寺而去。
本來,成見大和尚是準備將石碑毀掉的,但他終究是佛門中人,不忍心就此將其毀掉,想著藏在這深山裡,應該也不可能被人發現。
成見大和尚和弟子們,趕到鎮江金山寺的時候,得知有一個電視劇劇組,正在寺裡拍攝電視劇。
這更是讓成見大和尚欣喜不已,他借題發揮又有了新的理由,效果很有可能比之前預估的更好。
成見大和尚帶著弟子們,不聲不響的來到,圍觀劇組拍攝的遊客人群中,誦了一句“阿彌陀佛”。
然後,便有了昨天下午,成見大和尚初現身時的那一幕。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