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們知道,即便他們說出口了,也幾乎不可能得到李凡的獎勵。
因為,比試摸螃蟹,他們還真不是那一群熊孩子的對手。
隨後,看一群熊孩子在溝裡摸得好玩,一些遊客還是忍不住的下去摸了,不是為了獎勵,隻是覺得好玩。
李凡自己並沒有下去摸螃蟹,他準備去弄一些魚過來,溪水溝裡也有魚,但溪水溝裡的魚是土生土長的魚,雖然遠比市場上的魚好吃,但還是遠遠不能和堰塘裡麵的魚相比。
既然請大家野炊,李凡自然會準備最好的食材。
李凡對蘇情,還有秦烈、鄭潔幾人說道:“人有點多,不能隻吃螃蟹,我去弄點魚來。”
幾人點點頭,讓李凡快去快回。
李凡離開溪水溝,他並沒有去堰塘裡弄魚,而是直接在仙緣空間裡,弄了幾十條鯉魚出來,每條魚差不多都是兩、三斤重。
找到一個大口袋,將魚裝進口袋,用手一掂量,差不多有一百來斤,應該夠了。
李凡提著一大袋子魚回到溪水溝的時候,峰子、濤子、李茹等農莊辦公室的人,已經來了。
峰子、濤子等男生,也下到了溪水溝裡摸螃蟹,大大小小的螃蟹,一群人已經摸到兩、三百隻了。
附近一家仙緣小築的工作人員,也按照李凡的要求,搬來了需要用到的灶具,以及相關的輔助食材。
鯉魚可以直接火堆上烤,做螃蟹卻需要用到灶台、灶具。
灶具現在有了,還差灶台。
沒有灶台?很簡單,直接就地製宜,在適合的地形上,壘幾個灶台出來就可以了。
在李凡的指揮下,一眾沒有去摸螃蟹的遊客,興致勃勃的開始壘灶台,這玩意兒看似簡單,其實頗有些技術含量。
灶台壘好了,火力很大,沒有壘好的話,火力就不怎麼樣。
火力不怎麼樣的話,就會出現下麵的火勢燒的很旺,上麵鍋裡的熱量卻很小的情況。
所以,每口灶台李凡都會親自調整,確保火力足夠。
秦烈、蘇易霖、鄭潔、梁生、蘇情幾人,也饒有興致的自己壘了一個灶台。
李凡看過之後,豎了豎大拇指,說道:“非常不錯。”
秦烈得意一笑,說道:“當然,這玩意兒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少弄,比你小子的經驗強多了。”
這倒也是,幾位老爺子的經驗,的確要比李凡豐富得多。
灶台壘好了,李凡又讓眾人四處散開去尋找柴火。
眾人答應一聲,四處尋找柴火去了。
一會兒之後,抱著柴火回來的遊客,卻明顯比之前離開的遊客更多。
很明顯,有新的遊客加入。
李凡對此,自然十分歡迎。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