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請稍等。”王倫、林如峰等人同時說道,然後迫不及待的轉身拿紙、筆去了。
本來隻需要一個人去就夠了,但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且隻此一次,以後不可能再有,王倫、林如峰幾人沒有人願意放棄這次機會。
他們都知道對方不可能會放棄,也就不再商量由誰去拿,反正誰也不可能讓步,那乾脆就隻能大家一起去好了。
王倫、林如峰幾人轉身離去,臉上興奮和激動表情,任誰都看得出來。
隻是離得遠一些的人心裡有些疑惑,不知道他們這是要去看乾啥?
事實上,李凡剛剛和王倫、林如峰等人說話的場景,一直都被比賽現場的眾人偷偷關注著。
同時,大部分人都認出了,王倫、林如峰幾人都是論詩比賽那邊的參賽選手。
三位選手和主持人也同樣在關注。
隻是離得較遠,現場又人聲鼎沸,他們聽不見幾人在說些什麼?隻是能夠看到王倫、林如峰等人臉上的各種表情,緊張、興奮、激動等等。
現在,王倫、林如峰幾人突然轉身離去,他們也同樣搞不清楚狀況,但看王倫、林如峰等人臉上的表情,他們知道肯定會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到底是什麼事情?他們在心裡琢磨。
隻是還沒等他們琢磨出個所以然來,就見到王倫、林如峰等人回來了。
而王倫、林如峰等人回來時的動作,卻是讓所有人目瞪口呆,大跌眼鏡,又錯愕萬分。
一張宣紙,本來輕若無物,但現在卻被三個年輕小夥子同時托在手裡。
宣紙長1.5米左右,寬60厘米左右,三個小夥子依次排開,同時攤開自己的左右手,三雙手共同托著宣紙而行。
就像是電視劇裡,公公手托聖旨而行的樣子,隻是人家是一個公公手托聖旨,而小夥子們現在卻是三人同行。
宣紙如此,毛筆、硯台也是如此,
兩個小夥子並肩而行,左邊一人伸出右手,右邊一人伸出左手,共同托著一支毛筆。
另外還有兩個小夥子,共同托著一方硯台而行,硯台裡裝有墨水。
一紙、一筆、一硯,被七個小夥子共同托著而行,這樣的一幕又如何不讓人目瞪口呆?
而在目瞪口呆之後,那些隱隱猜出了李凡身份的人,卻是慢慢猜到要發生什麼事情了?
那些人如此怪異的拿著筆、墨、紙、硯而來,臉上的表情又如此的興奮、激動和期待。
那麼,原因或許隻有一個,那就是李凡要現場作詩了。
包括三位選手、主持人在內的,最先反應過來的一批人,心裡一個激靈,然後迅速向著李凡身邊靠去。
他們要趁其他人還未意識到要發生什麼之際,搶到李凡身邊,以便親眼見證一首李凡新詩的誕生。
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人生或許僅有這一次。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