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差八個小時的時間,小咒就能感知到其到底是什麼鳥類了。
這讓李凡很是有些興奮和期待。
現在,李凡重新了回到了魔天廣場,秦雨霖還在這邊辦事,他自然要來等秦雨霖。
下午三點左右,秦雨霖辦完了事情,兩人沒有再做其它的耽擱,而是直接回到了秦雨霖的公寓。
晚飯自然是李凡做的,吃飯的時候,秦雨霖表示明天想回秦月灣秦家去看一看。
李凡自然應允,答應明天陪秦雨霖一起去。
吃過晚飯之後,又經過了一些折騰,天色越來越暗,李凡也越來越興奮和期待。
八個小時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七個小時,還有一個小時左右,就能夠知道那體型巨大的鳥卵,到底是什麼種類了?
如果是一種已經滅絕了的種類,那他這一次的發現將轟動整個世界,李凡十分期待。
秦雨霖回了自己的房間,斜躺在床上搗鼓著手機。
李凡也回了自己的房間,一邊瀏覽新聞,一邊等著小咒的消息。
大概1個小時之後,小咒的聲音終於在腦海中響起,“主人,已經可以了。”
李凡心中一喜,心念一動,進入到仙緣空間中。
那一塊大石頭被置放於空間裡的白雲湖邊,李凡直接出現在白雲湖邊,小咒正站在大石頭邊上等著。
李凡仔細觀察了兩眼大石頭,從外觀上看,沒有任何的變化。
而後,李凡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小咒,這是什麼鳥卵?”
小咒答道:“用你們人類的叫法,這種鳥卵被稱之為恐鳥,而且是體型最大的巨型恐鳥。”
“恐鳥?”李凡低呼一聲,竟然真的是一種已經滅絕了鳥類。
恐鳥雖然已經滅絕了,但李凡對這種鳥並不陌生,曾經因為興趣還專門查詢過一些關於恐鳥的資料。
前世和這個世界,恐鳥曾經的生存狀況和滅絕狀況都差不多。
提到恐鳥,很多人可能會不由自主的聯想到恐龍,但兩者其實並沒有任何的關係。
當然,非要說有關係也是可以的,它們是由同一個人命名的。
為它們命名的是著名的解剖學家、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
在19世紀,歐文得到了一塊很不尋常的骨頭,研究了整整四年之後,他向骨骼學界和世界宣布,那是一塊比鴕鳥還要巨大的鳥類的股骨。
歐文把其稱為“dinornis”,翻譯過來就是令人恐懼的大鳥。我們國家在引進這個稱法的時候,將其簡化,稱之為恐鳥。
後來,生物學家們陸續發現了,十餘種大小差異不同的恐鳥。
其差異十分明顯,體型最大的巨型恐鳥,身高接近4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鳥類。而體型最小的恐鳥,則隻有火雞大小。
在這個世界,根據生物學家們的研究推算,一般認為在18世紀中期,恐鳥的數量飛速下降。到了19世紀初,數量已經很少。最後在19世紀50年代左右徹底滅絕。
不過,也有生物學家認為,到了20世紀仍有零星的恐鳥存活。
甚至是直到今天,在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或許都還有恐鳥生存。
當然,這隻是一些生物學家們的推測,並沒有事實的依據。
所以,一般認為,恐鳥已經於19世紀50年代左右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