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疑惑不解,不明白沈從為什麼說,《百家姓》中“趙”排名第一,和千古一帝秦始皇有關係?
但他們並不質疑沈從的話,而是在等著沈從進一步解釋說明。
沈從的確還有下文,過了一會兒之後,沈從繼續更新微博。
在微博中說,關於秦始皇這個人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多少有所了解,知道他姓贏名政,也知道他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因而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自稱為始皇帝。
他也的確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是名副其實的始皇帝。
我為什麼說《百家姓》中,“趙”排在第一與秦始皇有關?
因為秦始皇除了有“姓”和“名”之外,他還有氏。
姓氏姓氏,關於姓氏有著自己的文化和傳承,在秦漢之前,姓氏中的“姓”和“氏”其實是不一樣的。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彆其子孫之所自分。氏所以彆貴賤,貴者有氏,賤者無氏。
所以,在秦漢之前,對於有身份的人,其稱呼應該是“氏+名”,而不是“姓+名”。
而秦始皇的時代,是姓氏合流的晚期,因而對於有身份的人,其稱呼也應該是“氏+名”。
也有說法是,女子稱姓,男子稱氏。
不管是哪種說法,都是說,在那個時候我們稱秦始皇為嬴政,其實是不恰當的,我們應該用秦始皇的“氏+名”,來稱呼秦始皇。
注意,這裡說的是不恰當,而不是不可以。
那麼,秦始皇的“氏”是什麼?
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可見,秦始皇的氏為趙。
另外,關於秦始皇的氏為趙,還有多種說法。
比如,秦王室和趙王室本係一脈,秦王室的先祖曾經依附於趙王室,因此隨了趙王室的氏。
再比如,秦始皇出生於趙國,以出生地為氏,故而姓趙氏。
說法很多,也都有爭議,但秦始皇的氏為“趙”這一點,卻是能夠肯定。
因此,秦始皇姓贏,氏趙,名政,按照秦始皇時代的名字稱法,稱秦始皇應當是“氏+名”。
也就是說,我們稱秦始皇為趙政,比稱其為嬴政更加恰當。
當然,在秦漢之後,姓和氏合為一體,我們也已經習慣了稱秦始皇為嬴政,繼續這樣稱下去也沒有問題。
但我們一定要知道,關於秦始皇氏趙的相關說法。
綜上,在我看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凡先生在《百家姓》中,才將“趙”排在第一。
沈從的這段解釋可謂頗為詳細,他之所以要這麼詳細的解釋,自然是為了以此為契機,自然而然的推廣姓氏文化。
無數的家長們,網友們在看到了沈從的這些解釋之後,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這還真是漲知識了。
雖然這未必百分之百就是李凡的本意,但沈從的解釋讓人絕對信服,也找不出比這更好的理由了。
李凡的本意,應該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