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
文章並不長,隻有600多字。可餘清讀了很久很久。
他用微微顫抖的手指著電腦屏幕,嘴唇也有些哆嗦,“這,這,這……”
良久之後,餘清深深的歎了一口氣,自嘲道:“可笑,可笑啊!”
他可笑的是自己,笑剛剛還在沾沾自喜的自己,笑剛剛還得意洋洋的自己。唉!的確是同名同姓,隻不過正主現在才出現罷了。為何提前沒有想到同名同姓這種可能呢?
“餘哥,餘哥……”就在餘清自哀自歎的時候,年輕人又一次叫了起來。
“怎麼了?”餘清皺眉問道。
“府南賽區,又,又來了一個李凡。”年輕人弱弱的答道。
“什麼?還有?”餘清大驚,“這次是什麼作品?”
“是一首古詩。”年輕人答道。
“古詩?讓我看看!”餘清疾步走了過去。
看完之後,餘清糊塗了。喃喃自語道:“到底哪一個才是那個李凡?”
……
《春》是前世朱自清先生最著名的散文之一,創作時間大概是在1933年。拋開朱自清先生在這篇經典名文中隱藏的心靈密碼,光是這篇洋溢著濃濃詩意的文章本身,就有一種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李凡相信,《春》也必將在這個世界綻放屬於它的魅力。
……
楊銀是李凡的鐵杆粉絲,從最開始的《龜兔賽跑》到現在的《少年狄仁傑》。李凡的每一部作品,楊銀都讀過。
李凡總是會給他帶來驚喜。
這次李凡要參加“兒童類詩文大賽”,楊銀自然也是格外的關注。
他今天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情,就在坐在電腦前不停的刷新著網頁。期待李凡再次給他帶來驚喜。
當他讀完《春遊》後,輕聲歎了一口氣。當然,他沒有失望,他隻是有些不甘。
尤其是看到網絡上那些看熱鬨的人攻擊李凡的時候,他更是不甘和憤怒。
但他沒有任何的辦法,因為這篇《春遊》的確不是那麼優秀。
當然,他可以和其他粉絲一樣,在網絡上與對方展開對戰。但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他依舊不停的刷新著網頁。因為,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個聲音在告訴他,《春遊》不是李凡的作品。而是另外一個“李凡”的作品。
終於,在又一次刷新網頁後。
他哈哈大笑,“哈哈!太棒了!我知道,我就知道。我們錯了,我們都錯了。李凡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這次也一樣。”
他一口氣把《春》讀了好幾遍,越讀越是欣喜。眼前就仿佛有一幅春意盎然的畫麵,怎麼也揮之不去。
李凡?李凡?原來不隻一個李凡,這才是我們的李凡!
……
非常感謝,林海741,100打賞、柳思伊100打賞!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