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拿著《血染鏢車路》從辦公樓出來,想著那倆小子剛剛一愣一愣的模樣,心中有些好笑。
他之所以會把這本書拿出來,倒不是為了給那倆小子開玩笑,而是他真的打算好好看一看這本書。
看一看這個世界現在最好的武俠是什麼樣子的,他之前雖然大概了解了一下,但並沒有係統的了解。
“哎!凡子,趕緊把書還給我。你一個大作家跟我們搶書,你好意思麼?”
沒走兩步,身後就傳來峰子很是急切的聲音。
李凡卻是不加理會,走得更快了,邊走邊說道:“這本書借我先研究一下,最多明天就還給你們。”
兩人見李凡越走越快,隻得無奈的停下腳步。
“凡子也喜歡看武俠?”峰子問道。
“肯定嘛,現在哪個年輕人不喜歡看?彆說年輕人,很多中年人,老年人都非常喜歡看。”濤子理所當然的答到。
“他自己不就是一個作家嗎?”峰子暗自嘀咕道。
“切!他是作家又怎麼了?他寫童話跟他看武俠,兩者並不矛盾嘛。走吧,去村子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濤子說道。
……
擺脫了峰子、濤子兩人,李凡先是去幾口堰塘處看了看清理工作的情況,隨後又在幾處蔬菜種植區隨意的看了看。
一切都沒有什麼問題。隨後,李凡便徑直回了家。
來到自己的房間裡,斜躺在床上,開始翻閱手中的《血染鏢車路》。
這是一部中篇,大概10萬字左右。李凡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把它頗為仔細的看了一遍。
看完之後,李凡的表情頗為古怪。看來這個世界的武俠和他之前了解的差不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不過,既然現在他來了,這條路就由他來引領著大家前進吧。
想罷,李凡又看了看手中包裝的頗為精美的《血染鏢車路》,想著這個世界的人把這樣的作品,當作最好看的武俠而愛不釋手,心中就是一陣歎息。
這本書主要說的是一個鏢局在運鏢的過程中,遭人劫鏢,所有人全部被殺,唯有一個幾歲大的少年因為僥幸得以逃脫。
而這個少年正是這個鏢局的少主。之後的故事,不用猜就知道定然是這個少年,因為某種機緣,練得一身好武藝之後複仇的故事。
情節和人物毫無特色,十分的扁平、蒼白,整本書看下來連一個有印象的人物都沒有。
許多人物感覺都像是為了突出報仇的難度,而強行添加上去的。
李凡差一點連主角的名字沒有記住。
至於武功描述,打鬥描寫等更是弱智、枯燥無味、毫無畫麵感。
當然,也不是全無優點。
通篇來看,作者的功底還是相當優秀的,儘管書中有些地方半文半白,但並不難懂,很輕易的就能理解。
無奈情節和人物刻畫實在是讓人不忍直視。
其實,也看得出來,作者已經在努力想要把情節寫得曲折生動、跌宕起伏。
隻是結果不儘如人意罷了。
這或許是由於曆史發展、局限等原因,又或許是李凡前世經過了“金、古、黃、梁、溫”的充分洗禮,眼界太高了。
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這個世界的武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是事實。
放開手裡的《血染鏢車路》,李凡打開電腦,決定把這個世界武俠的情況係統的了解一下。
他要推出武俠,就必須先要對這個世界的武俠,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認識。
一個小時之後,通過對各種資料的反複查證,李凡對這個世界的武俠有了一個係統的認識。
首先,武俠的源頭仍然是出自,漢初司馬遷《史記》中的遊俠、刺客列傳,以及魏晉、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異、誌怪。
其次,真正的武俠仍然脫胎與明清白話,之前那些都隻能算作是,文言文小故事或是遊俠小記。
在前世,四大名著之一的明代《水滸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白話,《水滸傳》也被譽為武俠的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