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很久之前,“三足鳥”圖案出現的時候,“後羿射日”的傳說應該還沒有失傳,古人才會用“三足鳥”圖案代替太陽,刻在那些碑文銘記之上。
據我初步考證,在那些刻有“三足鳥”圖案的碑文銘記中,把“三足鳥”圖案看作是太陽,與整個碑文銘記是和諧的。
當然,具體的還有待我們史學界深入研究。
另外,這“三足鳥”的稱呼也需要改一改了,改成李凡先生所說的“三足金烏”。
因為,我們所看到的太陽雖然是紅色的,但其表麵真實的顏色卻是黑色的。
所以,“三足金烏”很顯然要比“三足鳥”,更加準確、形象、傳神。
綜上所述,李凡先生的《後羿射日》絕非憑空想象,而是站在大量的曆史典籍事實之上,合理大膽的想象。
我個人對李凡先生能夠創作出這麼一篇作品,感到非常的震驚,它正是我一直都在努力尋找的神話傳說。
我想,給這篇作品再高的讚譽也不為過。
最後,我代表我國史學界,鄭重的對李凡先生說一聲:謝謝!
……
岑庚的這一說法無疑引發了更大的轟動。
“握艸!這篇作品這麼牛逼!把曆史學家都震驚到了,李凡也太牛叉了吧。”
“噢,天啦!‘三足金烏’的圖案竟然真實存在,怪不得這篇作品給人的感覺這麼真實。”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李凡對我國曆史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研究,連‘十日國’、‘三足金烏’圖案都知道。怪不得能創作出如此的《後羿射日》。果然,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為他比常人更加刻苦。”
“哈哈!笑死我了,薛慕白那些人以為抓住了李凡作品的漏洞,卻誰知因為他們的質疑,反而讓這篇作品的名氣更大。”
“唉!這就是所謂的不作死就不會死,他們偏偏還要作死兩次,這又怪得了誰呢?”
“……”
正如眾網友所說的一樣,薛慕白現在真的是氣血攻心,差點就噴出一口老血。
他如何想得到,他的質疑反而讓李凡的《後羿射日》所造成的影響更大。
他仿佛聽到了無數人對他的嘲笑,笑得肆無忌憚。
“為什麼會這樣?我不甘心,不甘心啊!”薛慕白大聲咆哮著。
可惜,沒有人能夠聽得到。
……
“三足鳥”圖案?還真有這東西?
李凡看到岑庚的解釋微微有些詫異,他一直以為“三足金烏”隻存在於神話傳說中,沒想到這個世界現實中,還真有“三足鳥”圖案這種東西。
嘿嘿!岑庚那些曆史學家們,怕是現在都還在為李凡知道“三足鳥”圖案而震驚。
李凡這一逼裝得實在是太有水準了。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