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原因後的眾人,頓時興奮不已。不是因為他們猜對了主人公是包拯,而是因為“包青天”三個字,這三個字太有感覺了,讀著就讓人振奮。
這三個字代表著正義,代表著不畏強權,代表著為民請命,代表著朗朗乾坤,代表著……
興奮的眾人,緊緊的拽著手裡的雜誌,相互間揮了揮手,各自散去。
……
這座報亭所發生的情景,隻是全國無數報亭的一個縮影,每一個報亭處,都在上演著類似的場景和對話。
“包青天”是後世對於包拯的敬稱,以及民間傳說中的稱法,在正史文獻中並沒有“包青天”一說。
所以,這個世界的眾人,剛開始並不知道包青天就是包拯。
不過,不知道不代表他們不理解。
事實上,在民間一直有“青天大老爺”的說法,尤其是在古代,普通百姓往往都把好官、清官,喚作“青天大老爺”。
那麼,眾人自是很容易的就能理解,李凡把包拯稱之為“包青天”的原因。
這讓他們興奮不已,僅僅隻是書名,他們就已經感覺,這部作品絕對會非常的精彩。
……
感到興奮的人,並不隻是這些普通讀者。
著名編劇於海,他的興奮程度,比之那些普通書迷,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編寫一部破案題材的電視劇劇本,一直都是於海最大的心願。
早在李凡的《少年狄仁傑》剛開始連載,李凡名氣並不響的時候,於海和劉正兩人,就去三聖村拜訪了李凡。
想要將《少年狄仁傑》改編為電視劇,隻是李凡當時拒絕了。《少年狄仁傑》主要是給孩子看的作品,並不適合改編為電視劇。
不過,李凡當時也承諾了,以後會推出適合改編電視劇的偵探類作品,到時候一定會把電視劇改編權賣給他。
於海自那之後,就一直期待著。
後來,李凡名氣漸大,第二部偵探類作品卻是遲遲沒有推出,讓於海好生著急。
現在,於海終於看到了李凡的新偵探類作品,還是完全可以改編成電視劇的作品,於海又怎能不興奮?
又尤其是“包青天”三個字,讓於海在興奮的同時,又凝重了許多,這三個字的份量太重。
他暗暗發誓,在改編劇本的時候,一定要儘最大的努力,詮釋好這三字。
……
《少年包青天》是李凡新偵探類作品的書名,這個書名也很快在網絡上傳播開來。
其中,“包青天”三個字,讓許多第一次看到它的人,都是一怔。待明白“包青天”就是包拯之後,都莫名感到一陣激動,即便是對偵探類作品並不感興趣的人,也同樣是如此。
“青天”二字,朗朗乾坤,“包青天”,便是那正義的化身!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