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是郡主?大將軍?又或是其他人?
“依我看,凶手就是那個大將軍,書中對他描寫雖然不多。但這樣的人,往往就是隱藏最深的boss。”
“也許就是郡主也說不一定,她與崔尚書相好,那自然是不願意嫁給大宋皇帝了,殺了自己的哥哥,破壞和親,也不是不可能。”
“依我看,凶手應該不是使者團的人,應該就是那個小艾,太子多次欲對她行不軌之事,她也有殺人動機。”
“出場的人物就這麼多了,凶手會是誰呢?難道是包拯身邊的人?公孫策?楚楚?沈良?陸捕頭?這些人都不可能啊!”
“……”
除了使者團的郡主與大將軍之外,剩下的主要人物,就是包拯身邊的人了。
公孫策是知府大人的兒子,不可能是凶手。
楚楚?怎麼看都不像。
沈良和陸捕頭?兩人都是衙門中人,且一直都在幫著包拯破案,自然就更加不可能了。
八賢王?這就更扯蛋了。
眾偵探迷們看來看去,感覺還是大將軍和郡主兩人的嫌疑更大。
另外,還有幾處地方,始終沒有人能夠猜透。
太子和七皇子被殺現場,都出現了的詭異的“十”字,到底要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凶手為什麼要采取如此殘忍的殺人手法?
凶手是如何進入和離開密室的?
如果把這些問題搞清楚,或許離真相就不遠了。
“我覺得最無法理解的地方,還是凶手是如何離開密室的?太子被殺一案中,守在太子房門外的衙役,在聽到太子的慘叫聲後,立刻就衝入了太子的房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凶手竟然神秘消失,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犯罪。”
“沒錯,我也無法理解。不過,我知道,這是一起完美的犯罪。”
“好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
京城,某居住小區內。
於海看完今天《少年包青天》的更新,激動的整個人都微微有些顫抖,這個案子竟然如此的複雜,複雜到了一種完美的程度。
每當讀者跟著主角包拯的思路,以為即將找到凶手的時候,卻突然來了一個大轉折,這個人不是凶手,之前的種種推斷作廢,一切都得從頭再來。
這種感覺簡直就讓人欲罷不能,到最終的真相大白之前,怕是連覺都睡不安穩。
而最讓於海激動的則是,他將要親手把這部作品改編成電視劇本,他將會進行第二次創作,現在隻是想想,就已經激動的不行了,他已經迫不及待。
隻是,在這之前,到底誰才是凶手?
於海也同樣非常想知道答案,然而他研究了半天,彆說答案,就是連現在應該懷疑誰都不知道了。
於海很不甘心,拿起電話,他準備再把那些對破案感興趣的圈中友人,叫到自己家裡來,大家一起研究分析,還不信會連一點頭緒都沒有。
……
凡是看了《少年包青天》的人,都陷入到了案件之中,都在猜測分析誰才是凶手?
使得“誰是凶手?”,成為了今天的網絡熱搜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