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情聽小丫頭說“敬糖”,不禁有些疑惑的問道:“什麼叫做‘敬糖’?”
李凡笑道:“‘敬糖’是那丫頭自己發明的詞語,其實就是向灶王爺敬香,需要擺上一些糖果。”
蘇情捂嘴一笑,看著小丫頭跑出的身影,說道:“估計是那丫頭惦記上糖果了。”
李凡道:“我看也是,我們去灶房吧。”
蘇情點點頭,跟著李凡往灶房而去,老爸、老媽自然也一起。
送灶王爺上天之前,還有一個儀式,叫做“送灶”。
送灶儀式現在已經簡化了,基本上就是敬個香就可以了。
在以前,還要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等,比現在要熱鬨得多。
而且,以前送灶多在黃昏入夜之時進行,現在也沒那麼多講究了,白天黃昏都可以。
一行人走進灶房,在灶房北麵,貼有一張灶王爺的畫像。
這張畫像蘇情之前也見過,隻是並不知道是灶王爺。
蘇情看著畫像說道:“原來這是灶王爺,我之前還不知道。”
李凡道:“其實在之前,灶房裡一般都有一個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麵或者東麵,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現在基本上都沒有了,都是直接貼一張灶王爺的畫像。是吧?老爸。”
老爸聞言點頭道:“的確,以前我們當娃兒的時候,家家戶戶的灶房裡都有灶王龕,現在,幾乎都沒有了。”
灶王龕是什麼東西?蘇情沒有見過,便問李凡道:“灶王龕是什麼樣子的?你見過嗎?”
李凡道:“小的時候在村子裡見過,有些像一個坐台,中間供奉著灶王爺神像。”
蘇情點點頭,又道:“為什麼每家每戶都要敬灶王爺呢?”
李凡笑笑,說道:“相傳灶王爺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飲食。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嗯,就是今天,灶王爺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所以呢,我們要像灶王爺敬些糖果,好讓灶王爺多說好話。”
蘇情聽得大眼睛一眨一眨,一副很感興趣的樣子,她一直都不知道,灶王爺還有這麼多講究。
說話間,小丫頭已經在灶王爺的畫像下方,擺放好了糖果。
老爸也將早已準備好的,用竹篾紮成的紙馬和喂牲口的草料,放在糖果的旁邊。
這些都是敬灶王爺需要用到的東西。
然後點燃一對紅燭,三根香,插放好。
再之後,小丫頭自告奮勇,踩在凳子上,用糖塗在灶王爺畫像嘴的四周。
蘇情看得頗為有趣,其用意也不言而喻,這是讓灶王爺他老人家嘴甜一些呢。
將糖塗完之後,老爸將灶王爺的畫像揭下,將事先準備好的錢紙點燃,再將畫像放在燃燒著的錢紙之上,將其燒之。
整個送灶儀式也就結束了,隻等著除夕那天,重新將灶王爺請回來。
“完了嗎?”蘇情問道。
李凡點頭道:“完了,現在都已經簡化了。”
……
中午,吃過午飯之後,李凡帶著蘇情和小丫頭,大小兩美女往緣來居而去。
路上,蘇情問道:“鄭老、梁老他們,不回去過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