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逸話音落定,宣政殿前再次陷入一時寂靜。
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是周慶年突然來到,向天鼎王主動道歉。
風無塵等人驚訝非常,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對。
第二次,就是剛才,李雲逸竟然提出周慶年把整個大周土地割讓給北越的建議……
不。
這已經不是割讓了,而是改換門庭!
可這第三次和前兩次都有不同。而這不同,風無塵等人都能看得出來,是源自於周慶年。
他的舉止。
他的臉色。
不再似剛才憤怒,如陷入沉思。
什麼情況?
李雲逸雖然否認了周慶年關於他東神州之主的說法,但也直接說出了,東神州未來大局,已經和大周再無關係這等“大逆不道”的話語,周慶年竟然沒有生氣?
因為南蠻巫神和第二血月?
東齊變天,引戰巫族,這都是第二血月在借機磨煉血月魔教天魔軍!
李雲逸此言透出的信息著實驚人,不免會給人一種天下蒼生儘在洞天掌握的感覺,令人心灰意冷。
但對於風無塵等人來說……
也不過如此。
雖然在此之前,李雲逸從未正麵說過此事,但他們也能猜得到,所以心裡的衝擊並不大。
他們的精力還集中在當前,眉頭微皺,有些疑惑。
這樣的局麵,連他們都知曉,周慶年自然也能分析的出來。
但起碼以當前的局勢看來,東神州雖然大勢湧動,但大周還是暫時遊離在這大局之外的,無論是自家南楚,還是東齊,都似乎沒有拉大周下水的意思。
所以。
李雲逸這是在以拉大周下水為要挾,逼迫周慶年妥協?
但恐怕,這籌碼也不夠啊!
更何況,當前大周國力雄渾,依然還是東神州第一王朝,這一點毋庸置疑。
大周,無論是對東齊還是南楚來說,絕對是一大誘惑。
甚至可以說……
得之,可得天下!
畢竟,一旦得到大周,這可是兩大超級王朝的合並,試問整個東神州,誰能與之抗衡?
這是人人都清楚的道理。
而迄今為止,為何南楚和東齊都沒有真正對大周下手,原因也很簡單,甚至可以說到了人人皆知的地步。
大周,太強!
若是真的要拉大周下水,強行將其拉到這場洞天演武的戰爭裡去,付出的代價必然是極大的。
這樣的代價,絕對不是現在的南楚和東齊能夠承受的。
無論是誰招惹了大周,一旦大周入場反擊,這一方必然會同時遭受兩大王朝的共同襲擊……
這樣的結果,是東齊和南楚任何一方都無法承擔的。
所以。
當前局勢下,大周完全可以置身於這場大戰之外,坐山觀虎鬥。
當然,南蠻巫神和第二血月坐鎮,無論最後是南楚勝利,還是東齊取勝,大周未來的命運都是撲朔迷離的。
東齊勝利,血月魔教或許會離開東神州,而這,甚至是大周最樂於見到的局麵。因為血月魔教一旦離開,南楚被滅,他大周兩個方向全部空虛,完全可以一並吞下!
而待那時,西晉和北越,還是大周的對手麼?
大周鐵騎必將會以雷霆之勢,在一年內席卷整個東神州,成為真正的東神州之主,指日可待!
當然,這是對大周來說最好的結果,更大可能是……南楚贏了,或者東齊血月魔教贏了,卻沒有離開東神州!
待那時,大周的劫難就真正來了。
滅國,隻是時間問題!
所以現在看來,大周的位置很尷尬。作為東神州當前實力最雄渾的王朝,它既無法參戰,這場戰爭結束後,它的命運也相當於已經掌握在了其他人手上。
還有什麼比這更尷尬的麼?
當然,大周還有其他希望,那就是在南楚東齊之間的戰爭進行到最尾聲的時候,勝負未生,但優劣已出,它可以借機插手,從中奪取巨大好處,穩固王朝,甚至還能擁有和南楚東齊之間勝利者一戰的實力。
可最終的結果,隻怕也是無法改變的。
大周,必輸無疑!
因為,無論是東齊還是南楚,都已經展現出了超越大周的趨勢。
無論是南楚的十大聖境,還是東齊的沼魔惡蛟,都是此類。
隻怕東齊南楚勝負將分之時,大周國力停滯不前,早就被超越了,依然無法逆天改命。
更何況,現在這場戰爭的局勢更加複雜。
巫族也入場了!
巫族百萬大軍於南楚進軍東齊,勢不可擋,氣勢驚人,大周豈能不知?
所以,李雲逸話裡的意思,有一點很正確。
留給大周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不過,即使如此,風無塵等人仍然不覺得李雲逸此時搬出大局動蕩威脅周慶年是一個好計劃。
畢竟,大周未來雖然必定艱險重重,但起碼現在,它還能躺平啊。
分析不過是分析,天下大勢如何變化,任何人都說不準,隻怕李雲逸也不行。
大周還能拖。
等機會。
再反擊!
因此,當周慶年陷入思付,其實風無塵等人是有點看不懂的。
您這就被李雲逸將住了?
這是不是也太謹慎了一些?
可是,周慶年顯然不會這麼想,哪怕剛才,他展現怒火無儘,氣勢炸裂。但,儘管李雲逸提出了如此“蠻橫不講理”的提議,他依然克製住了自己沒有出手的衝動,實際上,他和天鼎王一樣,也是理智的。
並且。
今天李雲逸竟然提出這等提議,真的隻是挑釁麼?
不!
絕對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