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稀裡糊塗地坐上由村民搬來的椅子,胸口還在劇烈起伏著,周圍的歡聲笑語卻使人覺得,他們隻是大夢一場。
用絲綢縫製的“蜃龍”在村民手中仿若活過來般,追逐著幼童舉起的花燈;樂師坐在角落敲鑼打鼓,偶爾發出興奮的吼聲;村民將它們圍在中間,等著舞龍隊伍用塗滿紅泥的鞋覆蓋布上的黑,“蜃龍”叼住燈籠,然後發出歡呼和掌聲。最後便是往香爐中插香,讓孩童拿個喜歡的果子,在出廟前吃完。
望著說笑離去的人,林百樂掐自己的臉,呢喃:“嘶!真疼,真是要命,我居然覺得這比做夢還可怕。”
盧孟川忽然出聲:“我們溜走吧。”
正當林百樂疑惑時,一名壯漢就握住盧孟川的腰將他輕鬆舉過頭頂,朝廟外的人高呼“仙童來嘍”。緊隨其後的是盧孟川的求救,但同伴完全搞不清狀況,等回過神來時他已被婦人推進屋裡。
沈知末愣愣地問:“我們是不是該救救他?”
“······”需要嗎,怎麼覺得他們先該救自己?孫思雨看尺子在自己身上移動,想說點什麼,各種顏色的布料就掛在胳膊上。他們已等不到客人回屋,拿來料子就開始比劃。
再看最有威望的族長,全然沒有製止的意思,甚至在旁邊篩掉老氣的料子。好在這還有個熟人,貼心地為眾人解惑。
“在下鐘守仁。”
眾人異口同聲道:“你說你是誰?!”
是他們知道的那個東都鐘守仁,當今天子的太傅,太上皇的摯友?那他讀的書可不是一般多。
“說出來也是怕各位不自在。這是鐘氏族人聚居的地界,我們都是製燈人的守陵人,腳下亦是當年廢棄的燈閣改造而成,各位可安心歇息。”
聽太傅這麼說,眾人倒好奇起來。廢棄的燈閣、守陵人,想必他們最不少的就是這方麵的書籍,向他們更好地介紹鮮為人知的過去。
鐘守仁又道:“鬼魂自當去往該去的地方,若是離了這入口,黑白無常便會將我們帶走。這裡有房間給沈姑娘暫住,請隨我來。其餘諸位,族長會為大家安排去處。”
大家看向彼此,還是因廟裡的房間不夠而分開,意外欣賞到這裡的不同。
整個村子建於群山之中,而他們所在的地方在全村最高處,正對出入口;中間是類似於祭台的圓形空地,剛才的“龍”正放在被疊成梯形的桌子上,身體盤旋,龍頭正對廟宇;周圍的房屋並非簡單的竹屋木屋,低調講究的樣子,看起來真和外頭的氏族居所沒兩樣。
而他們要住的房子是盧孟川進的那處,就在離廟最近的地方。外麵掛著無字牌匾和大紅花,門上還有喜字,比起迎神更像成婚,盧孟川再往門口一站,就更像了。
穿著朱紅色衣裳的小人不情願地戴上儺麵,胳膊朝兩側張開,又因為害羞顯得僵硬,不多時耳朵就和衣服成了同個顏色。
今日的儀式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