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絕不相信江寶珠是個無的放矢的人。
江寶珠笑道:“真是什麼都瞞不過嬸子的眼睛,我今年先嘗試下,看看行情探探路。”
江寶珠雖然沒有把話說滿,但是對於做臘腸這件事,她可是比做什麼菜都拿手,她奶奶最拿手的就是做臘腸,聽說是當年家裡救助過一個禦廚,那禦廚感恩,留下不少秘方,但是祖父那一輩的人不善廚藝,大多都遺失了,隻有這做臘腸的方子傳了下來,她奶奶傳給她媽媽,她很小就看著媽媽做臘腸,後來自己調的味道比她媽媽跟她奶奶做的都好,所以對這門手藝,她十分有信心。
臘腸的腸衣就用豬小腸,羊小腸等動物的小腸,她之前殺了不少野豬,野牛等空間裡也攢下了不少,又
讓人去收了些,估摸著用該能夠用。
臘腸在現代是比較普遍的,尤其是南方,幾乎家家戶戶每年都會做很多,但是就口味而言,卻是各不相同,鮮香甜鹹各有偏好。
好在這是在古代,豬肉都是家養豬不是現代好多用飼料催出來的肉豬,所以這豬肉的肉質本身就好,無可挑剔。
臘腸要做的好吃,除了要挑選肉質好的豬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配料,用配料對豬肉進行醃製入味,這一道工序可以說是最關鍵的。
首先是豬肉的肥瘦搭配,因為古代肥肉比瘦肉貴,她選的是肥四瘦六的比例,然後就是鹽,花椒,八角等配料了。
那張秘方之所以做出來的臘肉好吃,其中一味配料十分重要,那就是葡萄酒。
在醃製臘肉的時候加入適量的葡萄酒,不僅會讓臘肉的色澤呈現明亮的棗紅色,還會 讓臘腸有股淡淡的葡萄酒的香甜味兒,口感極佳。
把臘腸灌好之後需要晾曬,然後熏烤。
熏烤也不是一般的用木炭熏烤就可以了,要想這臘腸做的好吃,熏烤也十分有講究,烤的時候木炭裡麵要加料,這料也是秘製的,裡麵加了柏樹枝等物。
江寶珠以每天三十個銅錢管一頓午飯的工錢雇傭了村裡一些婦人來家裡幫著做臘腸,她配好料之後,示範了幾次,就把活兒交給臘梅幾個丫鬟,讓她們做監工。
村裡這些婦人都是吳文蘭,王月嬌跟董燕她娘幫著張羅找的老實肯乾的,做起活來手腳麻利也不偷懶,二十頭豬的灌腸,隻用了三天時間就做好了,剩下的一些下腳料,江寶珠還每個人分了兩斤,歡喜的這些婦人不知道說什麼好,紛紛表示以後若是還有這樣的活兒讓江寶珠千萬不要忘了他們。
這些婦人們做臘腸,江寶珠也沒閒著,給老祖王仁川,石頭家還有吳文蘭,董進家每家送了個豬頭後,剩下的她分幾大鍋都做成了鹵味,把豬血做了十幾鍋的灌腸,這一臉好幾天,江寶珠家裡都飄出陣陣香味
來,高牆大院都鎖不住,饞的路過的人忍不住的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