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府裝修整體一般和文雅,細節卻處處彰顯低調的奢華,很符合程老爺子的形象。
阮阮的大舅也算繼承程老爺子的事業,他在二十年前就是三元及第的狀元,現在是國子監的院長,桃李滿天下。
另外,他在京城外開設五所書院,提供給寒門和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讀書,費用隻收取市麵上的三分之一,但成績要求特彆高。
是一所給很多錢也讀不了,隻看成績和品德教養的書院。
阮阮的二舅倒是“不學無術”,他是舉人出身,在朝廷某得一個管理農業的三品官職。
從小他就喜歡植物,程府大大小小的花園都是他的樂園。
大哥在學院念書,他卻在田地上耕讀。
不怕曬,不怕雨,一心隻想研究出畝產更高的糧食,讓全天下老百姓吃飽。不再發生饑荒,不再餓死人。
阮阮的三舅也算是“不學無術”這類型,他在考取秀才功名後,就“下海經商”了。
程老爺子是十分不滿意,但念在他是小兒子,已有狀元大兒子撐臉麵,自家又不缺銀兩,便同意他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很有經商頭腦,靠著程老爺子支助的一千兩,和他自己存了十幾年的五千兩零花錢,隻用一年時間,靠著從外國商人那裡收購奇珍異寶,香料和珠寶礦料,隻用六千兩便翻了十倍有餘。
再後來,程府和大舅二舅的銀兩,甚至是他們妻子的嫁妝,娘家人都紛紛給他投資幾千兩,上萬兩銀子。
短短十幾年時間,程家的財富就翻了五十倍。
這也是程玉蓉喜歡做善事的原因,程家幾十年都在做善事,耳濡目睹養成的習慣和心性。
尤其是這十幾年,賺的銀兩越多,程家做善事花出去的銀兩也越多。
進到大廳後,阮阮就被十幾個表哥表姐圍住。
“阮阮你好可愛啊。”三舅家的大女兒十六歲,出落得亭亭玉立。
“小表妹好小隻,什麼時候才長大和我玩?”二舅家小兒子不過五歲,正是上房揭瓦,狗嫌貓怒的年紀。
“三弟,你這麼調皮,女孩子可不跟你這種一起玩。”二舅家的二兒子十二歲,皮膚黝黑,一看就知道他經常和二舅下地乾活。
“就是啊,你老是欺負我們,連我們這些堂姐妹都不跟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