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縣令歎氣,他在這個大河縣任職七年了,什麼好事都沒碰上,結果今年碰到雪災這種事。
一旦死亡人數太多,驚動朝廷的話,他的烏紗帽也保不住。
“張大人,我希望你能多重視一下,說不定表現好,你明年就能升官。”
沈知清有些不滿意張縣令的自私和不在意。
“沈公子,不是本官不想儘力,而是這個縣城窮,人人窮,老百姓更窮,連本官的俸祿也僅僅夠吃穿,做生意不會,巴結上司也不會。”
“縣裡的慈幼局、育嬰堂和養濟院每年都需要幾千兩銀子維持運轉,靠朝廷撥下來的銀子根本不夠,我的俸祿有一半貼在裡麵。”
張縣令無奈地搖搖頭,他笨,隻會讀死書,能做的隻有這些了。
沈知清思索著縣城的情況,大致和張縣令說的差不多。
“糧食我還有一百多萬斤,木柴木碳也有五萬斤,棉布和棉被也還有很多,今日張大人統計好人數,明日發下去。
附近的十幾個村子我都去過,凡是貧困人家,我給了上百斤糧食和棉布棉被。”
“張大人你負責查看老百姓的房屋,一旦有問題必須整修,否則糧食再多木柴再多也沒用。
十二月會下好幾場大雪,足夠壓垮很多房屋。
缺銀兩的話,我可以提供三千兩。”
沈知清的話讓張縣令雙眸亮晶晶,有物資有銀子,他還怕什麼?
大膽做事。
張縣令立刻找到縣丞,他們兩人親自去縣城每個街道,把乞丐、孤寡老人和孤兒全都接進慈幼局和養濟院。
把數據整理好,連夜打包給沈知清。
第二天中午
沈知清和手下們把物資帶到慈幼局幾個地方,按人數發放,不多不少。
還安排兩個管理物資,一個管進、一個管出。
必須由負責人和張縣令簽名蓋章,日後才能領取大份物資。
下午張縣令派幾個捕快在縣城檢查老百姓的房屋,把有大問題的房屋登記好,一點問題的房屋則是叫房主修繕,預防雪災塌方。
有很多人不相信,覺得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