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三十四章(1 / 2)

[]

高賁越來越喜歡跟著秦遊了。

要不是跟著秦遊,他怎麼能受到這麼多崇敬的目光,怎麼能在短短七天內見到這麼多聞所未聞的新奇熱鬨。

他也不知道秦遊到底是怎麼想的,僅僅是因為幼年聽過一個不辨真假的故事,就敢魄力大到直接用名下的全部土地來驗證。

哪怕是用五分之一,不,三分之一的田來試驗也好啊,這是絲毫沒有考慮過失敗後減產的後果啊。

不過他也必須得承認,秦遊有那個底氣和能力。

但有信心不靠種田可以吃上飯是一回事,完全不把種田放在心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也就是秦遊這幾天跟著馮太公在裡中轉了好幾個圈,把捐錢鑿井的消息傳到了每一個人耳朵裡,不然那站在一旁的力田少不得要告秦遊一狀,讓他失去土地的使用權。

力田與三老一樣,同樣是大漢延伸到鄉亭基層的觸角。不過在職責上有所不同,三老掌教化,敦厚風俗。力田責如其名,負責提醒農時,監督百姓專心農事,並在朝廷有先進技術傳下時推廣。

秦遊花了大價錢買糞卻不立刻用,而是堆在坑中,說什麼效果會更好。但凡力田心思歪一歪,報上去一個懶惰懈怠的名頭,麻煩就能長腳溜達到秦遊身邊來。

對於力田氣鼓鼓的注視,秦遊全做未見。他此時在建的,就是久知其名,如今卻隻能按照係統提供書籍依葫蘆畫瓢的堆肥池。

華夏先民很早便在實踐中總結出各種糞尿有助於農作物的成長,也運用到了農業生產中。

譬如《孟子》中便有記載:“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

《道德經》中也說:“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不過對於堆肥技術,卻又經曆了漫長的探索,最早的文字記載都要追溯到宋元時期的《陳敷之書》。也許實際運用會更早些,但對於一個西漢時便有農書的國家來說,應該不會早到哪裡去。

至於原因,想來除了強大的思維慣性,少不得還有基層小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阻撓,普通農戶不願意承擔、或是承擔不起最初的失敗風險等。

讓許多足以催生科技大爆發的實踐巧合,被掩埋在了曆史的長河中。

所以還得是培養科學思維啊,秦遊在心中喟歎。

比起能夠極大提高生活質量的養蜂收蜜,秦遊對眼前的堆肥更重視。

先把架子拉起來再說!早點把先進技術推廣,也給後人多留一點靈光一現的時間,好避過那段夢魘般的屈辱百年。

秦遊攏手於袖,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看著幾個從馮家借來的大奴熱火朝天的挖坑。

按照他花了不知道怎麼積攢出的三個生存積分,從係統中兌換出的堆肥池建造圖紙及要點,堆肥池被建造在了一個排水良好、環境通風、地麵平緊、有適當陽光卻避免陽光直射的地方。

其實根據這些要點,秦遊原本想著把堆肥池建在離自己田地不遠的一顆大樹下的,卻被鄉民們以味道太重給否決了。沒奈何,隻能選了個稍微遠點的地,將來雇傭的庸役需多費一些肩膀。

因為馮恒是第一次被秦遊委托辦事,所以格外賣力氣,跑遍了周邊四個裡,足足給秦遊搜集來了三車各式糞尿。

把馮旗弄得直運氣。阿恒你倒也不必對大兄這麼有信心,三車糞尿可值不少錢呢。這萬一要是失敗了,大兄的日子還過不過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