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於帆的事讓田徑隊上下都覺得可惜,因而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教練組對於其他運動員的訓練安排更加嚴格。
陸鳴目前的訓練項目比在省隊的時候更繁雜,手部、腹部、腰部……身體各個部位的訓練都要照顧到。
“1、2、3、4……”陸鳴和寇亮兩人一組互相拋著實心球,這算是一個比較輕鬆的訓練項目,兩人一邊練還能互相聊一會兒。
“陸鳴,你下場比賽該去大阪了吧?”
陸鳴“嗯”了一聲:“先是大阪,再去一趟多哈,不過那得是5月份的事情了。”
“大阪今年的競爭力應該不小。”寇亮道,“畢竟今年有世錦賽。”
田徑世錦賽三年一屆,上一屆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行,今年則在日子國的大阪,在田徑這一項目上,世錦賽的含金量隻有奧運會可以媲美,世界頂級的短跑運動員們必然會來大阪爭奪一枚寶貴的世錦賽金牌,因而5月份舉行的大阪大獎賽也會有許多田徑名將參加。
大阪世錦賽的A標是100米10秒21,200米20秒59,陸鳴兩項都達到了標準,他也是短跑項目上為數不多符合世錦賽參賽標準的運動員。
寇亮不禁有些羨慕。
不過陸鳴有陸鳴的目標,他也有他的目標,先爭取在京奧之前跑進奧運A標再說,彆的什麼也不用想。
……
陸鳴這段時間的訓練側重於速度,之前他的步幅調整也屬於速度訓練的一種,即每一次用力都能獲得更大的位移,現在陸鳴的訓練主要是使自己的身體更適應那種節奏,在重複的訓練中提高速度。
但說實話,這種訓練的確很枯燥。
跑格練習是比較常見的調整步頻的方式,這種方法就是提前限製了運動員要跑的距離,讓運動員必須在限定的步頻內奔跑,要達到要求,陸鳴必須超越自己身體的慣性。
他偶爾會晃到跨欄那邊練幾圈,反正都可以提高髖關節的力量。
“來!”
陸鳴凝神越了過去。
“再來!”
陸鳴發現,到了訓練的時候,每個教練都是魔鬼,平時脾氣再好的教練都不可能讓他們放鬆。
“想躲懶都躲不了。”劉飛人吐槽道,“而且耳朵特彆靈光。”
有時候教練明明背過身去了,他們以為能偷會懶,不成功不說,被捉的幾率接近100%,真讓他們懷疑教練們是不是會魔法。
陸鳴:“……我以為你不會偷懶的。”
“隻要達到要求就行了,我又不是機器人。”
陸鳴:“……記者都愛這麼寫。”
其實現下已經很少有往死裡拚的那種訓練模式了,訓練的好壞最終看的是結果,不是拚的量,這一點在各個運動項目上都有所體現。
拚死了就得比人家快,就得出成果,如果拚來拚去還是出不了成績的話,那所謂的拚死也就是欺騙自己,純屬心理安慰,最多在反省會的時候說一句“運動員已經儘力了”。
不得不說,運動天賦多少是有些共通點的,陸鳴的日常訓練有跑有跳,他去跳遠那邊晃一圈,跳得也不錯,又去跨欄那邊練了練,還被顧昆教練誇獎了。
“尾巴又開始翹了。”趙雲雷瞥他一眼,“你給我好好訓練。”
“我也沒不好好訓練啊教練。”
和趙雲雷相處時間越長,陸鳴越來越不怕他,偶爾還能回兩句嘴。
但陸鳴對待訓練的態度還是很認真的,趙雲雷說歸說,卻沒有真的訓過他,陸鳴也發現了,趙雲雷和黃柏泉兩位教練都是護短的性格,他們說陸鳴可以,但是彆人訓陸鳴就不行。
“累死了。”
練了幾個小時,田徑隊一行人都癱了下來,一群人裡,反而是陸鳴幾個年紀最小的精力最旺盛,訓練完還去超市逛了逛,買了點吃的和喝的。
訓練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彆快,他們的訓練內容不僅有技術上的,也會有專門的理論課,到了休息的時間,大家會聚在一起看看電影打打牌,互相交流交流跑步的技巧。
陸鳴這段時間接了一個新任務——田徑隊方麵希望他跑4*100米接力,作為第四棒來提升整個團隊的速度。
目前陸鳴的主項是100米和200米,這兩個項目他的實力都不弱,他也習慣同時報名兩項的節奏,接力賽他還是中學生運動會的時候跑過,已經很久沒有參加了。
其實短跑運動員兼跑4*100接力是很常見的,因為田徑隊不可能培養專門的接力運動員,隻跑接力不跑單項,之前的亞運會主要是考慮陸鳴的體力分配問題,田管中心並沒有讓陸鳴跑接力的計劃,但是現在,隊裡希望給陸鳴加加擔子。
相比較100米和200米,接力是更容易出成績的項目,因為接力不僅需要運動員的個人速度,同樣也考驗團隊的默契度以及接力的技巧。
日子國隊和在亞運會上接力奪冠的泰國隊就是典型的例子。
泰國隊的選手單人實力甚至不如華國隊,可他們卻憑借默契的團隊配合以及接棒技術拿下了一枚金牌,日子國隊則自巴塞羅那奧運會時起就“以接力促單項”,進而推動整個短跑項目的繁榮。
田管中心既希望以陸鳴的速度帶動整個接力隊,也希望陸鳴的進步能夠影響到其他接力選手,實現共同提高。
“你考慮好了嗎?”一起吃飯的時候,寇亮問了陸鳴一聲。
作為接力隊的一員,寇亮幾人都很關心這個問題。
於帆的缺席對於接力隊的配置還是造成了一定影響,他其實並非接力隊的常規陣容,但他在與不在區彆還是很大的,現在如果陸鳴加入的話,接力隊的陣容就可以相對靈活一些。
“應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