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蘊藉聞言微怔,立刻反應過來,“祖母放心,我多帶幾個人,一定不會出事。”
“你辦事穩重,我很放心。”陳老夫人道。
彆看她這個孫兒年紀小,但說話做事,卻是幾個孫兒裡頭,除了陳蘊賢之外,最穩當的。
二房的陳蘊衡年紀雖然同陳蘊賢差不多,但說話做事還不如陳蘊藉這個小他六七歲的弟弟。
又在正院陪了陳老夫人說了一會兒話,眾人便起身告辭。
宋氏如今管著家,今日為了黛玉的事,將見管事的時間改到了下午。
沈氏也得回去看孩子,便同宋氏一塊兒走了。
陳瑩瑩這邊拉著黛玉去了陳蘊藉的院子,‘逼’著陳蘊藉幫她們倆做風箏。
陳蘊藉早就準備好了材料,做風箏速度很快,沒一會兒就做兩隻風箏,一隻上麵畫著牡丹,一隻上麵畫著四葉草。
陳瑩瑩看著一愣,扭頭往黛玉頭上看了看,“誒?這個風箏上的草,同玉兒頭上的簪子一樣。”
“就是照著畫的。”陳蘊藉淡定的道。
陳瑩瑩看了陳蘊藉一眼,“那這個牡丹。”
“姐姐國色天香,便如這牡丹。”陳蘊藉笑著將畫著牡丹的風箏遞給陳瑩瑩。
陳瑩瑩掩嘴笑起來,“你今兒這張嘴倒是挺甜。”
陳蘊藉微笑著不說話,將另一隻風箏給了黛玉。
黛玉看著他,“蘊藉哥哥不放風箏嗎?”
“我看你們放就行了。”陳蘊藉道。
他擅長做風箏,但不喜歡放風箏。
“好了,玉兒,他向來不喜歡放風箏,”陳瑩瑩牽著黛玉,“走吧,時辰不早了,早些出門也好早些回來。”
因陳蘊藉一早就同陳瑩瑩說好,陳瑩瑩便早就讓人準備了馬車,如今風箏做好,她就拉著黛玉直接出門,陳蘊藉不同她們坐馬車,而是騎馬跟著,還帶上十個府裡的護衛,並四個丫鬟,陳瑩瑩身邊兩個貼身的丫鬟還有黛玉身邊貼身伺候的玉雁雪雁。
陳家的護衛都是跟秦叔學過的,武藝都不差。
一行人趁著上午出城,到了京郊,如今剛開春,一片青幽幽的草地,看著就心曠神怡。
京郊空曠,風也很大,黛玉長這麼大,還真沒出門放過風箏。
從前她年紀小,且身子弱,這種天氣出門,哪怕隻是走一圈,回去都能病一場。後來得了係統這個奇遇,不足之症得以治愈,偏又還在孝期,等除孝,繼母又坐胎,直到如今,陳蘊藉橫插一杠,她才有機會出門放風箏。
她的心情很雀躍,但是……沒放過風箏,確實顯得笨手笨腳。
邊上的陳瑩瑩經驗老到,沒一會兒就將風箏放了起來,眨眼就跑出去老遠,陳蘊藉讓七個護衛跟上去,彆叫陳瑩瑩跑太遠了。
另外三個護衛則跟著他守著黛玉。
見黛玉遲遲不能將風箏放上天,陳蘊藉便上前,“不會放風箏啊?”
黛玉麵上一紅,“我沒放過風箏。”
陳蘊藉聞言一怔,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原因,他笑了笑,“沒事,我幫你。”
他拿過風箏,對黛玉道,“等我一會兒。”說著跑出去十幾米,拿著風箏搗鼓了一會兒,朝著她跑過來,風箏就在他身後緩緩飛起。
黛玉瞪大眼睛。
這麼輕鬆?
沒一會兒,陳蘊藉就跑到她麵前,風箏也放高了,他將風箏線團放到黛玉手裡,“跑,快跑,邊跑邊放線,要扯動這根線,快快快。”
黛玉忽然就緊張起來,拿這線,照著他說的一邊跑一邊拉線,風箏越放越高。
陳蘊藉跟著黛玉身後慢慢的跑,見她盯著天上的風箏,一邊跑,一邊笑,不禁也笑起來。
小姑娘嘛,還是笑得開開心心的才漂亮。
黛玉畢竟是練過養生功的,體力也不差,跑了一圈,臉上紅彤彤的,卻不見喘氣。
而邊上的陳瑩瑩已經累得不想動,拿著風箏毫無形象的坐在地上。
“玉兒妹妹,沒看出來啊,你瞧著柔柔弱弱的,這體力居然比我還好,”陳瑩瑩驚訝極了,但很快又不正經起來,笑著打趣道,“難不成真是個仙女兒?”
陳蘊藉跟了上來,聽到她的話,便接了過來,“沒錯,就是天上的仙女兒下凡曆劫來的。”
“你來湊什麼熱鬨?”陳瑩瑩橫他一眼。
陳蘊藉好笑,“你累著,衝我發脾氣?”
黛玉忙道,“蘊藉哥哥,你不是不喜歡放風箏嗎?怎麼放風箏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