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蘊藉聞言,想了想,“我知道了。”
陳蘊賢叮囑他保護好自己,就起身走了。
陳蘊藉揉了揉額角,將手頭的事放下,腦殼痛的厲害。
書房的門被敲響,黛玉的聲音傳來,“蘊藉。”
隨著年歲漸長,黛玉已經不會再喊蘊藉哥哥,而是直呼名字,要麼就喊夫君。
“進來吧。”
黛玉端著茶點進來,“我聽說大哥來,人呢?”
“剛走。”
見陳蘊藉臉色不好,黛玉走過來,“出什麼事了?”
“還能是什麼事?不就是朝堂上這些事兒?”陳蘊藉道。
黛玉知道陳蘊藉厭煩官場傾軋,頓時有些心疼他,上前給他揉額角,“你要是實在受不了,要不就跟皇上辭官吧。”
“皇上根本不會給我機會開口。”陳蘊藉歎氣。
黛玉皺起眉,“可這樣下去,你會越來越不開心的。”
陳蘊藉這幾年的變化,黛玉都看在眼裡,也隻有在她麵前,才能有片刻輕鬆。
“到時候再說吧。”陳蘊藉歎道。
黛玉頓了頓,“你是還有什麼事沒有做完嗎?”
她並不笨,陳蘊藉如此厭煩做官,卻偏偏硬著頭皮做下去,顯然是有目的的。
“新式水稻還沒有能真正接手的人,我現在走不開。”
至於他哥哥的計劃,陳蘊藉其實也不是很清楚他大哥到底要怎麼做,要說也不知道從哪裡說起。
黛玉道,“大哥找你做什麼?”
“就是過來看看我。”
“你撒謊。”黛玉放下手,“為什麼要瞞著我?”
“這……”陳蘊藉歎了口氣,“事關重大,而且我也是真的不太清楚大哥到底要怎麼做,我不是瞞著你。”
黛玉道,“你很累了。”
“再累也要做啊,等忙完這兩年,我就輕鬆了。”陳蘊藉將黛玉攬到懷裡。
“大哥承諾過,再過兩年,就幫我向皇上請辭,他答應我的事,都會做到。”陳蘊藉道。
黛玉愈發好奇這兄弟倆到底要乾什麼。
但她沒有再追問下去,陳蘊藉顯然不想讓她知道。
隔日,黛玉去了陳府,見沈妍妍。
“嫂嫂可知道大哥要做什麼?”
黛玉將昨日的事告訴了沈妍妍,而沈妍妍也並不清楚。
這些朝堂上的事,陳蘊賢鮮少跟她提及。
“玉兒不必焦心,蘊賢從來不會害蘊藉的。”沈妍妍笑道。
黛玉麵上赧然,“我不是這個意思,隻是蘊藉遮遮掩掩,他近日忙於公務,越來越累,我著實有些擔心。”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你就多照看蘊藉一些。”沈妍妍道。
黛玉頷首,“我會的。”
“你好幾日沒來,母親都念你了,過去陪她說說話吧。”沈妍妍道。
黛玉起身,“那我就先去了。”
黛玉去了東院,見過了宋氏,陪著宋氏聊了一會兒,才告辭回府。
晚間,陳蘊賢回府,沈妍妍端著茶去了書房見他。
將黛玉上門的事說了。
“這丫頭倒是關心蘊藉。”陳蘊賢喝著茶道,“蘊藉的心意沒有被辜負。”
沈妍妍在他身邊坐下,“到底發生什麼事了?搞得玉兒這樣心驚膽顫的跑來跟我打聽消息。”
“嗯,我能解決,不必擔心。”陳蘊賢道。
一直以來他沒有去做,不是怕得罪人,而是怕會有百姓受到更多的傷害,清丈土地,也需要人去辦。
陳蘊賢現在根基已穩,隻要陳蘊藉把新式水稻的事辦好,那就什麼都好辦了。
見陳蘊賢一臉鎮定,沈妍妍懸著的心落下,“能解決就好。”
到了年底,陳蘊藉終於將初版的化肥給做出來了。
次年,陳蘊藉就讓人將化肥用在新式水稻上,看看效果。
年中的時候,產量提高了百分之十。
相較於現代的化肥,還是有些不足之處。
不過陳蘊藉也並不氣餒,能提高產量的百分之十,對於天下的百姓而言,這也是好消息。
戶部尚書是陳蘊藉的嶽父林如海,陳蘊藉想著將水稻繼續擴大種植,當然得找林如海。
林如海對於自己這個女婿是很滿意的,陳蘊藉很少來求助他。
既然求到他這裡,顯然是必須他出麵。
林如海很配合,有他這個戶部尚書支持,陳蘊藉的種植計劃沒有受到阻攔。
而且,湖廣那邊畝產千斤的產量,也很讓人眼饞。
沒有百姓會排斥新式水稻,反而盼著新式水稻的糧種能分到他們手上。
仁安三十年,下半年,陳蘊藉終於將新式水稻擴散種植到了整個江南。
年末,陳蘊賢入宮單獨見了陛下一麵。
沒多久,陳蘊藉就順利辭去官職。
無官一身輕。
陳蘊藉上門來找陳蘊賢,“大哥,你打算動手了?”
“過完年,你就帶著玉兒去遊山玩水吧,不要在京城逗留。”陳蘊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