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常在大驚,但她穩了穩心神,先朝著年世蘭揖了一禮才道。
“華妃娘娘錯怪嬪妾了。嬪妾眼中,隻看到二位娘娘的辛勤。
嬪妾並無他意。至於華妃娘娘說的嬪妾代替皇後娘娘這樣的話,
嬪妾賠上九族的性命也不敢有如此大逆不道之想。”
甄常在轉而對著烏拉那拉氏又揖了一禮,道。
“嬪妾此心,天地可鑒,請皇後娘娘明察。”
沈貴人聽著甄常在說話,真是手心都捏了一把汗。
甄常在與沈貴人是自小的情分,每每沈貴人上京,總是住在京中外祖的宅子裡,與甄府相鄰。
兩府來往走動,關係親厚,順帶著這二位小姐也關係十分親密,幾乎是日日在一起。
沈貴人瞧著年世蘭玩味的神情,有心找補幾句,又因著這些日子常跟著年世蘭料理宮中瑣事,多少摸來二分年世蘭的脾性。
沈貴人一時在心中糾結難定,還沒待她想好該如何說,就聽年世蘭道。
“甄常在一張巧嘴,倒是輕輕鬆鬆就將本宮的九族放在了大逆不道的位置上。
隻是你這般汙蔑本宮,可知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呢?
莫說是按照宮規可治甄常在的罪,就是按著大清律例,
以下犯上者也要重罰的。
甄常在,你說,本宮要將你如何是好?”
烏拉那拉氏本來在心中暗喜,這甄常在平日倒是沒有瞧出來,竟是個能言善辯的。
但與年世蘭交手日久,烏拉那拉氏聽到年世蘭的話,知道她這是在隱忍著怒氣了。
烏拉那拉氏道。
“華妃,你是宮中的老人兒了,無需與新人如此計較罷。
甄常在,你也坐。想來華妃看在本宮麵子上,不會與你為難的。
不過是姐妹們之間的幾句頑笑話罷了,彆傷了大家的和氣。”
甄常在方福身謝了恩,重新入座。
年世蘭似笑非笑看著烏拉那拉氏良久,道。
“皇後娘娘這話,倒叫臣妾不好接了。
若是臣妾執意按宮規處置甄常在,
必是顯得臣妾駁了娘娘的麵子。
可若是放任甄常在如此無理,
日後臣妾協理六宮便多了許多難處。
今日是甄常在,明兒出來個王常在李常在,
人人都指著臣妾的九族說話兒,
臣妾不知,這六宮還有臣妾說話的份兒嗎?”
烏拉那拉氏笑笑,道。
“華妃,這可是你多慮了。姐妹之間,何必如此錙銖必較。
甄常在過了年才十六歲,你隻當是個小妹口無遮攔了一次便罷了。
若要一直揪著此事不放,本宮也從未與華妃你,斤斤計較過啊。”
年世蘭撫了撫衣裳,笑著站起身來,揮了揮帕子,漫不經心的行了禮,道。
“知道了。皇後娘娘寬和,臣妾今日便不再與甄常在計較。
年下這大好的日子,臣妾不想惹了晦氣。
隻是臣妾的九族,也不是誰都能指著說話兒的。
臣妾也借機勸誡一下甄常在,言多者必失。
不想禍從口出的話,那就今後管好自己愛拔尖兒的性子。
沒事多與沈貴人學著點,這才是世族養出來的大家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