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往事(1 / 2)

布衣梟雄 下傳深藍 5622 字 9個月前

「哦?故人?」昭和仁川明顯來了興趣,連忙問道。

德康介並未開口,手指伸出,輕輕點在放下的情報紙上,昭和仁川目光看去,手指位置赫然寫著三個大字,「羅清遠。」

羅清遠,昭和仁川並不熟識,從收集的情報來看,隻知道此人是大涼西州的前任州牧,和被蘇祁安乾掉的現任州牧是師生關係,貌似和德康介一樣,歸隱了近二十年。

能夠再度被請出山,並且沒有任何非議再度坐上州牧的位置,這本身就很稀奇,更稀奇的是,請他出山的人,恰恰就是殺害他學生的東山侯,這背後明顯透露著詭異。

隻是這種詭異,昭和仁川並沒有繼續調查的意思,這裡畢竟是大涼,不是扶桑,能夠在京都城知道東山侯大半的過往,本身也是因為蘇祁安在京都城,加之名望也高,搜集起來,比較容易。

反之,像羅清遠也好,又或是蘇祁安在西州境內發生的事,憑他的能力,怕沒那麼容易,西州本身地處偏遠,他在大涼境內,又沒有太多的眼線。

扶桑波及大涼的,最多東南沿海附近,至於遠在西邊,和他們有著相當距離的西州,昭和仁川隻能愛莫能助。

而且西州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就算收集到具體消息,也改變不了什麼,與其費時費力,得不到什麼好東西,不如放棄,著眼於以後。

昭和仁川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打算的,但德康介提的這句故人,不久給他提供了一個免費的信息。

德康介沉默一會,對於他和羅清遠的事,沒有隱瞞,直接道。

「說起這事,也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也不是什麼大事,當年我去大涼求學,自認為有幾分才華,年輕氣盛,選擇在大涼京都參加科舉。」

「最後的結果,你也知道,我一介外人,隻到舉人就此止步了,而就在那時,認識了羅清遠。」

「當年的羅清遠,在京都是有很大的名氣,因為是寒門出身,能從偏遠的西州,一步步走到大涼京都,還是有本事的。」

「那時候的大涼京都,對寒門和外國學子,還是有幾分友善的,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一批求學的外族,和當地的寒門學子把酒言歡過,和他的交談中,我發現此人才華橫溢,特彆是在對大涼的內部政治改革,有獨到的見解。」

「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他提出的對內改革有很大的風險,而且很大膽,但當時的我們畢竟年輕,要是沒有那般年少輕狂,那才奇怪了。」

「而後,他和我預料的一般,在殿試大放光彩,雖然未奪狀元,但卻深受當時涼皇的看重,後來他在翰林院待了一段時間,便赴任西州境內做縣令。」

「而後一步步,從縣令做到郡守,乃至西州牧,這期間隻用了十來年時間,可以說,他的成名,為師親眼見證的。」

「當時的他,在西州境內實施他的改革抱負,還是很有成效的,如果在給他十幾年時間,大涼絕不會像現在這般,恐怕為師也不敢貿然提出求親的事。」

「但一切貌似早已注定,在羅清遠準備大顯身手,繼續實施他的治世抱負,當時的涼皇駕崩了,隨著新皇登基,前任涼皇的一些對內政策,也經過一番調整。」

「其中就包括寒門子弟、外族求學學子的一些政策,禁止外族學子求學大涼,也就是在那時候,為師才看清了大涼的衰敗,回歸了扶桑。」

「為師回扶桑前,隻知道羅清遠貌似因為前任涼皇的駕崩,心灰意冷,有辭官歸隱的想法。」

「沒想到,他竟然真的辭官歸隱了二十年,嘖嘖嘖,這樣的人才不用,真是大涼的遺憾。」

聽完德康介的講述,昭和仁川也是一陣感歎,他感歎的是大涼的好命,接二連三

的會冒出許多人才,扶桑與其對比,在人才方麵,確實差之不少。

但昭和仁川並不灰心,大涼雖然人才多,但卻不善用,二十年過去了,大涼非但沒有起死回生,呈中興之象,反而愈發衰敗。..

而他們扶桑,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不僅統一了整個扶桑,而且將掌權的各個武士集團,一一鏟除,加強的中央皇權,權利更加集中。

加上有德康介的出山輔佐,現在的扶桑不說能和大涼一較高下,但大涼在想以以前那般高高在上,俯視他們的心態,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隻要這次能求親成功,扶桑的影響力必定進一步擴大,給他們發展的時間就越多,倘若有朝一日,機會到來,肢解大涼並非不可能。

昭和仁川的臉色變化,自然被德康介看在眼裡,這才是他想要輔佐的人。

就算麵對強敵,也沒有半點懼怕,而是想方設法擊敗對手。

對手實力越強,體內的鬥誌就越頑強,無論遭遇什麼,眼中充滿自信,同時能不卑不亢,遇任何事,都能坦然處之。

這樣的人,也就是昭和仁川,才配他出山輔佐,才是真正能帶領扶桑走向興盛的天皇。

德康介追憶的目光收回,輕聲道,「大涼的衰敗是不可阻擋的,給了我們二十年時間發展,我們抓住了,這是我們的運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