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駐紮的晉、趙騎兵(1 / 2)

布衣梟雄 下傳深藍 5818 字 7個月前

二王垂涎中州也不是一日兩日了,與其坐等二王聯合出兵討伐,強行逼迫歸順,不如索性主動歸順。

直接來個以退為進,看似吃了大虧,實則主動權在己身上。

蘇哲、蘇泰登基,雖名正言順,有合法性,正統性,但分治大涼,始終讓各州並沒那麼信服。

二王當務之急,自然就是搶占地盤,彆看二王如今握手言和,但絕對做不到坦誠交流,對對方還是抱著強烈的戒備。

正如中州的許山、馮典二人,但凡二人能攜手共進,蘇紀、李重湘二人也不至於各個擊破。

而中州的價值,二王比誰都清楚,絕對不可能願意共分,這時候蘇紀、李重湘二人聯合發出這種聲明,已經表露了自己極大的誠意。

就算二王想挑刺,也很難說,而且對二王又沒有得罪,完全一視同仁,二王想找理由出兵都很難。

倘若強行出兵,隻會遭受其他各州的非議,必定會以中州作為前車之鑒,二王想讓其他各州歸順,就沒那麼容易。

而且就算真出兵,二王也得好生掂量,中州境內隱藏的三萬民兵,加上明麵上的兩萬中州兵,五萬的人馬,想要拿下中州,怕得付出很大代價。

以二王的性子,應該知道其中的利害,這種以退為進的計謀,基本上是無解。

蘇紀、李重湘二人也是眼前一亮,沒有任何猶豫,直接給京都發了公告,並且告知各州。

而趁著京都回信期間,中州六郡的混亂,也以極快的速度被中州兵接管,從而平定。

隨著中州六郡再度重回二人手中,二人第一時間下達招募民兵的命令,其餘四郡迅速行動起來。

經曆了盜匪們的動亂,以及看到昌平縣百姓的反擊,讓各郡的百姓明白了一個道理,隻有自己強大了,才能保護自己的家園。

一味的將希望寄托他人,終究是下策,所以當聽到各郡開放招募所謂的民兵,當地百姓各個都很激動、熱情。

如果不是有數量限製,直接放開,一個郡招募上萬人都很輕鬆。

即便知道,蘇紀、李重湘二人也沒這麼做,招募民兵,當初青壯年為主,還得通過設定的體測,隻有合格者才能加入。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還是要建立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隊,要質量不要數量,隻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中州。

而且一旦放開口子,就算招募了上萬人,這些人的日常糧食供給就是一個很大的消耗。

所以,招募特定的人數,並且將開墾種植農作物和訓練結合一起,打造成一支閒為民,戰為兵的軍隊,這種兵才是民兵的由來。

能想出這種方法的,也隻有蘇祁安,在交州時候,他就很早建立起這種製度,隻不過將這種製度帶到中州罷了。

隻要按照蘇祁安製定的訓練計劃,中州的民兵一定能發揮出強大的力量,至少能在戰亂時,中州能有自保之力。

中州招募民兵的訓練,蘇祁安沒有去看的意思,甚至連麵都沒有露,不僅是他,就連蘇紀、李重湘也沒有現身。

他們在結束了盜匪投降後,就沒有現身,好像人間蒸發一樣。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自從中州的戰亂被平定後,消失的不止他們三人,就連跟隨在蘇祁安身後的直屬隊,也是漸漸消失。

本來直屬隊是訓練民兵的教官,但他們在待了三日後,開始陸續的撤離了,直到第五日,徹底沒了他們的蹤跡。

這些大人物的突然消失,一眾民兵有些困惑,但沒有多想,畢竟是中州的大人物,自然有他們的要事處理,先行離開也實屬正常。

很快,民兵隊伍和當初一樣,開始投入到日常的訓練中。

與此同時,中州西邊的一座邊界小縣,通往進中縣的官道上,一支商隊陸續朝著前方縣城進發。

如果仔細打量這支隊伍,會發現他們是蘇祁安的直屬隊,為首者的大漢不是彆人,正是童戰,而在身後中間位置的一輛馬車上,有著幾道人影。

都是熟人,分彆是蘇祁安、蘇紀、李重湘三人。

誰能想到,平定中州動亂的三位大人物,竟然會出現在這裡。

在這輛馬車的後方,還有幾輛馬車,看車上的人影,是一些女眷,不用想就能猜到裡麵坐的是什麼人,九公主蘇鳳玲,而王嫣就坐在她的旁邊。

這種陣型,看他們樣子,是要離開中州了。

自從蘇祁安從馮典口中得知西州的消息,基本上他很難再中州多留了。

不為彆的,現在的西州,處境怕是一團糟,從馮典口中得知,蘇哲、蘇泰分彆派出五萬的大軍,兵分兩路,發兵西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