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馮廷(2 / 2)

覺我形穢 戈柳 4068 字 4個月前

“他確實是不太中用了,”須發皆白的老人坐於太師椅上,冷聲道,“汪梁被陸聞硯逼入死局倒也罷了,汪棟竟是連駙馬之位都保不住。汪家……見厭於君也是正常。”他眯了眯眼睛,“端王殿下前些日子同我捎了口信,正巧提到汪存。”

而眼下這般境地,端王忽而提及汪存,想來不會說什麼好話。馮林眾會意,順勢接過話頭:“那陸家小子這幾日倒是安分,除了上朝便是待在家裡,要不然就是到他家書坊去。”

“大宛使臣尚在京城,他但凡懂點眼色,近來裝都會裝得老實些……不是前幾日才陪著那位三王子去了國子監?”馮廷接了杯盞,蒼老的手指上青筋縱橫,“太子當真是與他交好……”

“這麼說,那陸聞硯便是在等使臣離京,”馮廷眾算算日子,忽而搖搖頭道,“嗬——他是不能如願了。”

“嗯。”馮廷垂下眼,撇去茶湯上的浮沫,呷了半口後隨意擱置到手邊,“雖說王爺還在同那邊商議,總歸應是大差不差的。”他抬頭眯了眯眼睛,“……讓林川和郡主儘快正式完婚,老夫也更安心些。”

“馮家為著王爺付出這麼多心力,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兒子覺得,父親不必憂心太多,”馮林眾明白,四弟和華河郡主正式完婚,便是將馮家和端王府更加徹底地綁在了一條船上,“兒子雖然愚笨,但您看人,向來是準的。”

“哼,咱們都知道小不忍則亂大謀,郡主著實有些沉不住氣,”馮廷側目,注視著手邊溫熱茶水升起的層層熱氣,“老夫看人倒也不是沒看走過眼,先前……罷了,就算是那陸家小子,待年關一過,大局落定,又能張狂到幾時?”

已至深冬,外頭北風呼嘯。形若虎豹的獸炭在爐底的白檀木上靜靜地燃著,偶爾炸開一點劈啪的火花。馮廷站起,轉身去看置於屋裡的那塊匾額。

白紙黑字,高懸於上,是先帝禦筆寫就賜予馮家的,當時甚至是帝王親手交到了馮老太爺的手中。

廉潔奉公,股肱之臣。

平實直白,帝王的喜怒躍然紙上。自父親去世後,老人凝視著這塊匾額,不止一次羨慕過先帝與父親的君臣相得。

比起文官,永和帝更信任武將。而在武將之間,除開對兒時伴讀的一些破例,永和帝更信任被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人。

比之先帝,今上更為豪邁爽直,卻也更加殺伐果決。在先帝大限將至時始終隱忍蟄伏直至登基,繼位直接杖斃了深得先帝寵信的宦官,大權獨攬後派暗衛連夜誅殺昔日鼎力支持另一位皇子的世家,隻第二日上朝後隨口提了半句。

也是在那天,永和帝宴請宗親及百官,飲酒對談,讀了些《貞觀政要》。

永和帝命宮女替百官斟酒,他頭戴冕旒,抬手舉杯,朗聲笑道:“昔太宗在位時君臣相得、勵精圖治,終得貞觀。而今朕與眾位愛卿共讀政要,想來也能有所進益,得定國安邦之道,享太平盛世之樂,幸甚至哉!”

貞觀之治的美名無需多提,然《貞觀政要》卻並非時人所寫。它是唐人吳兢於開元、天寶之際,感大唐將頹而作,通篇多有臣僚諫勸。可眼下剛剛誅殺了一個世家的永和帝,其目的是在鼓勵眾人直言進諫麼?

君臣相得,需君明臣賢——永和帝願讀《貞觀政要》習太宗之風範,那底下的臣子呢?賢,即有才有德,要能堪大用,要安分守己。

彼時已經官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